痰迷心窍的意思 痰迷心窍的读音和出处

  • tán
  • xīn
  • qiào
成语名称:
痰迷心窍
成语拼音:
[tán mí xīn qiào]
成语解释:
指中风昏迷。也形容一心贪图某一事物而失去理智。
成语出处:
鲁迅《热风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那是无论怎样的呆厨子,也难免要说这位客官是痰迷心窍了。”
成语例句:
鲁迅《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那是无论怎样的呆厨子,也难免要说这位客官是痰迷心窍了。”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痰迷心竅
英文翻译:
blinded judgment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痰迷心窍”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风的成语 T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中风 昏迷 形容 贪图 事物 失去理智
更多含义:
“痰迷心窍”是中医术语,指痰湿壅塞、蒙蔽心神导致神志异常,强调病理机制,属于具体病症描述,类似词汇如“热入心包”也属医学范畴。“鬼迷心窍”侧重外部迷惑或诱惑导致行为失常,带有超自然色彩,如“被邪祟所惑”。“利令智昏”强调因贪图利益丧失理智,属于道德批判。“执迷不悟”指主观固执错误认知,侧重心理状态。“蒙昧无知”则形容缺乏知识或判断力,与智力相关。这些词语中,“痰迷心窍”是唯一结合中医理论且指向明确病理的词汇,其他多用于抽象描述精神、道德或认知问题。

“痰迷心窍”的单字解释

】:肺泡、支气管和气管分泌出来的黏液,当肺部或呼吸道发生病变时分泌量增多,并含有某些病原体,是传播疾病的媒介。
】:1.辨认不清:迷路。迷失方向。2.失去知觉:昏迷。3.对某一事项过于喜爱,情不自主:入迷。迷恋。4.使沉醉;使昏乱:月色迷人。财迷心窍。5.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球迷。棋迷。
】: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1.窟窿:七窍。2.比喻事情的关键:诀窍。窍门儿。一窍不通。

“痰迷心窍”的近义词

“痰迷心窍”的相关成语

“痰迷心窍”的关联成语

“痰迷心窍”造句

不是大病,不过是一时痰迷心窍,精神出了问题,不过今日治病的时候倒出了一件奇事。

传说郡守患的是痰迷心窍,神识恍惚,茶饭不思,已有月余。

大元义也来了,他的痰迷心窍症本来不很重,吃了几十天的药,已经有些好转,明白的时候渐多,胡涂的时候渐少。

绝不要招惹眼前这个人,飞鹰一定痰迷心窍,才会跟他结仇。

1872年2月,曾国藩坚持到城外去迎接河帅苏赓堂,半路上忽然痰迷心窍,想和旁边的卫兵说话,嘴巴张开了半天,却发不出声音。

沈老爷没有笑话沈默的失态,如果有人面对锦衣卫还面不改色,那他要么就是心怀死志,要么就是痰迷心窍

* 痰迷心窍的意思 痰迷心窍的成语解释 痰迷心窍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