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跳耳热的意思 眼跳耳热的读音和出处

  • yǎn
  • tiào
  • ěr
成语名称:
眼跳耳热
成语拼音:
[yǎn tiào ěr rè]
成语解释:
眼皮跳动,耳朵发热。指内心感到不安
成语出处:
《武王伐纣平话》中卷:“三日前甲申日,见此景祥,姬昌眼跳耳热,心神不安。”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眼跳耳熱
英文翻译:
Eye leaping ear feve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眼跳耳热”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眼皮 跳动 耳朵 发热 内心 感到
更多含义:
“眼跳耳热”指因紧张或预感有事发生而出现的生理反应,如眼皮跳动、耳朵发热,常被赋予吉凶预兆的迷信色彩,如《武王伐纣平话》中记载的吉凶暗示。与之相比,“心惊肉跳”侧重描述因恐惧或不安引起的心慌与肌肉颤动,强调心理层面的强烈波动,如《初刻拍案惊奇》中描写的不祥预感。“面红耳赤”则特指因羞愧、激动或争执导致的脸色发红、耳朵发热,多用于形容情绪外露的状态,如《儒林外史》中的争论场景。“坐立不安”突出焦虑情绪引发的肢体动作,如来回踱步或频繁调整姿势,而“如坐针毡”以比喻形式强化了焦躁难耐的感受。这些词语虽都涉及身心反应,但“眼跳耳热”更偏向传统文化中的征兆解读,其他词语则侧重直接的情绪或行为表现。

“眼跳耳热”的单字解释

】: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tiào]1.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跳跃。跳水。跳荡。跳跶。跳高。跳远。跳舞。弹(tán)跳。暴跳如雷。跳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2.越过:跳班。跳棋。跳槽。3.一起一伏地动:心跳。眼跳。心惊肉跳。[táo]古同“”。
】: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1.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量。物质燃烧都能产生热。2.温度高;感觉温度高(跟“冷”相对):热水。趁热打铁。三伏天很热。3.使热;加热(多指食物):热一热饭。把菜汤热一下。4.生病引起的高体温:发热。退热。5.情意深厚:亲热。热爱。热心肠儿。6.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眼热。热衷。7.受很多人欢迎的:热货。热门儿。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很热。8.加在名词、动词或词组后,表示形成的某种热潮:足球热。旅游热。自学热。9.放射性强:热原子。10.姓。

“眼跳耳热”的相关成语

“眼跳耳热”的关联成语

* 眼跳耳热的意思 眼跳耳热的成语解释 眼跳耳热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