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毁销金的意思 积毁销金的读音和出处

  • huǐ
  • xiāo
  • jīn
成语名称:
积毁销金
成语拼音:
[jī huǐ xiāo jīn]
成语解释:
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毁销骨”。
成语出处:
《文选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吕向注:“言毁谗之深,能销磨金石之坚。”
成语例句:
〖示例〗人生实难,逢此织罗。积毁销金,沉忧作歌。 ★唐 李白《雪谗诗赠友人》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积毁銷金
英文翻译:
defamation destroys a man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积毁销金”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使人 毁灭 积毁销骨
更多含义:
“积毁销金”与其他类似成语都强调负面言论的破坏力,但侧重点不同。“积毁销骨”出自《史记》,指诽谤积累到一定程度能消磨人的意志,最终使人毁灭,强调长期积累的恶意中伤对精神或生命的摧残。“众口铄金”出自《国语》,指众人一致的诋毁可熔化金属,强调群体性舆论的压力,未必带有主观恶意,破坏对象更广泛。“三人成虎”出自《战国策》,侧重谣言经多次传播后使人信以为真,强调从虚假到被信任的过程。“人言可畏”出自《诗经》,泛指舆论带来的心理压迫感,语义更笼统,不特指诽谤。“聚蚊成雷”出自《汉书》,比喻谗言汇聚后声势惊人,但破坏性弱于前几个成语。这些词语的区别在于,“积毁销骨”突出诽谤的持续性及毁灭性结果,“众口铄金”强调群体力量,“三人成虎”侧重谣言传播效应,“人言可畏”泛指舆论压力,“聚蚊成雷”则弱化为声势描写。

“积毁销金”的单字解释

】:1.积累;聚集: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积土成山。院子里积了不少水。2.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积习。积弊。3.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食积。奶积。捏积。这个孩子有积了。4.乘积的简称。
】:1.破坏;糟蹋:毁灭。销毁。好好儿的一本书,让你给毁了。2.烧掉:烧毁。焚毁。3.说别人坏话;诽谤:毁誉。诋毁。4.把成件的旧东西改成别的东西(多指衣服):用一件大褂给孩子毁两条裤子。5.姓。
】:1.熔化金属:销金。2.除去;解除:撤销。销假。把那两笔账销了。3.销售:供销。畅销。脱销。兜销。一天销了不少货。4.消费:花销。开销。5.姓。6.销子。7.插上销子。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积毁销金”的近义词

“积毁销金”的相关成语

“积毁销金”的关联成语

* 积毁销金的意思 积毁销金的成语解释 积毁销金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