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帚之使的意思 箕帚之使的读音和出处

  • zhǒu
  • zhī
  • shǐ 使
成语名称:
箕帚之使
成语拼音:
[jī zhǒu zhī shǐ]
成语解释:
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
成语出处:
《韩诗外传》卷九:“楚庄王使使赍金百斤聘北郭先生,先生曰:‘臣有箕帚之使,愿入计之。’”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指妻子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箕帚之使
英文翻译:
my wife
成语故事:
箕帚之使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箕帚之使”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箕帚 扫除 妻之 谦称
更多含义:
“箕帚之使”出自《后汉书》,专指承担清扫劳役的仆人或妻子,强调身份卑微与附属地位,与其他类似词语有细微差别。“执箕帚”也指操持家务,但多用于妻子自谦,侧重家庭角色而非仆役身份,“犬马之劳”强调效劳的忠诚,不突出地位差异,“牛马走”出自《报任安书》,泛指供驱使的仆人,范围更广。“下人”“仆役”为直白描述,缺乏比喻色彩,“荆钗布裙”仅指妻子衣着朴素,不涉及劳役性质。这些词语均含谦卑之意,但“箕帚之使”特指家庭内部低微劳作者,兼具工具化与从属性,多用于古代语境,其他词汇或侧重服务态度,或扩大指代范围,或弱化身份等级,需根据具体情境区分使用。

“箕帚之使”的单字解释

】:1.簸箕:箕踞。2.簸箕形的指纹:斗箕。3.二十八宿之一。4.姓。
】:清除垃圾、尘土或油垢等的用具:笤帚。扫帚。炊帚。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使】:1.派遣;支使:使唤。使人去打听消息。2.使用:使拖拉机耕地。这支笔很好使。使上点肥料。3.让;叫;致使:办事使群众满意。加强质量管理,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4.假如。5.奉使命办事的人:使节。大使。公使。特使。学使(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

“箕帚之使”的相关成语

“箕帚之使”的关联成语

* 箕帚之使的意思 箕帚之使的成语解释 箕帚之使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