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肠搅肚的意思 翻肠搅肚的读音和出处

  • fān
  • cháng
  • jiǎo
成语名称:
翻肠搅肚
成语拼音:
[fān cháng jiǎo dù]
成语解释:
形容内心极度思念或感到非常不安
成语出处:
杨朔《雪花飘飘》:“不过也怪,自从部队逼近下花园,百岁忽然翻肠搅肚的想念起爹爹来了。”
成语例句:
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在他正翻肠搅肚久久沉思的当儿,听见梁永生又叫了一声‘秦大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心情不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飜腸撹肚
英文翻译:
Stir your stomach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翻肠搅肚”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人物心情的成语 F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形容 内心 思念 感到 不安
更多含义:
“翻肠搅肚”侧重形容内心极度痛苦或焦虑时生理上的剧烈反应,如肠胃翻腾般的难受感,常用于描述因情感冲击或身体不适引发的真实生理体验。与之相比,“肝肠寸断”更强调悲伤到极致的心理状态,突出情感层面的断裂感,多用于生离死别等重大哀伤场景。“心如刀绞”则通过比喻将痛苦具象化为利器刺入心脏的锐痛感,侧重精神层面的煎熬,适用范围更广,可涵盖悔恨、失恋等多种情感创伤。“痛心疾首”在表达难过的同时隐含愤恨或懊悔的情绪,常与对错误行为的反思相关联。而“撕心裂肺”多用于形容哭声或喊叫声的凄厉程度,通过声音的强度外化痛苦,与“翻肠搅肚”的内向性生理感受形成对比。这些词语虽都描绘痛苦,但各有侧重,或偏重生理反应,或强调心理状态,或外显于声音,或内敛于躯体。

“翻肠搅肚”的单字解释

】:1.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歪倒;反转:推翻。翻身。车翻了。人仰马翻。2.为了寻找而移动上下物体的位置:翻箱倒柜。从箱子底下翻出来一条旧围巾。3.推翻原来的:翻供。这桩冤案终于翻过来了。4.爬过;越过:翻墙而过。翻山越岭。5.(数量)成倍地增加:翻番。翻了几倍。6.翻译:把德文翻成中文。7.翻脸:闹翻了。把他惹翻了。
】:1.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形状像管子,上端连胃,下端通肛门。分为小肠、大肠两部分,起消化和吸收作用。通称肠子。2.心思;情怀:愁肠。衷肠。3.在肠衣里塞进肉、淀粉等制成的食品:香肠。鱼肠。腊肠。
】:1.搅拌:茶汤搅匀了。把粥搅一搅。2.扰乱;打扰:搅扰。胡搅。这宗生意让他搅黄了。
】:[dù]1.腹部:肚子。2.物体圆而突起像肚子的部分:腿肚子。[dǔ]用作食品的某些动物的胃:猪肚子。羊肚儿。

“翻肠搅肚”的相关成语

“翻肠搅肚”的关联成语

* 翻肠搅肚的意思 翻肠搅肚的成语解释 翻肠搅肚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