螫手解腕的意思 螫手解腕的读音和出处

  • shì
  • shǒu
  • jǐe
  • wǎn
成语名称:
螫手解腕
成语拼音:
[shì shǒu jǐe wǎn]
成语解释:
比喻为了顾全大局而忍痛牺牲局部。
成语出处:
《史记 田儋列传》:“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干?为害于身也。”
成语例句:
王旅未接,死亡交急,遂求援关中,自救目前。臣既不安于高氏,岂见客于宇文!但螫手解腕,事不得已,本图为国,愿不赐咎!★《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手手解腕
英文翻译:
To sting and wrist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螫手解腕”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史记的成语 S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比喻 顾全大局 牺牲 局部
更多含义:
“螫手解腕”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语境与侧重点的不同,该成语出自《后汉书》,原指手被毒虫叮咬后,果断切断手腕以防毒素蔓延,比喻在危急时舍弃局部以保全整体,强调被动情况下的果断抉择,而“壮士断腕”虽语义相近,但更突出主动牺牲的勇气与魄力,常用于赞扬果敢精神,“弃车保帅”源于象棋术语,强调在策略性取舍中牺牲次要部分保护核心利益,多用于战术或权谋场景,“刮骨疗毒”侧重以极端手段根除隐患,强调忍受痛苦解决问题的彻底性,如关羽典故,“因小失大”则反向强调因顾及局部导致整体受损,含贬义色彩,“舍卒保车”与“螫手解腕”最为接近,但前者更偏向计划性舍弃,后者更凸显紧急情境下的被动反应,总体而言,“螫手解腕”的核心在于“被动止损”,与其他词语的主动取舍或情感倾向形成区别。

“螫手解腕”的单字解释

】:[shì]同“蜇(zhē)”。蜂、蝎等有毒腺的虫子用尾部的毒刺刺人或动物。[zhē]同“蜇(zhē)”。
】: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jiě]1.分开:解剖。瓦解。难解难分。2.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解扣儿。解衣服。3.解除:解职。解渴。解乏。4.解释:解说。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这个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县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开这个道理。2.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跑马卖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腕子:手腕儿。

“螫手解腕”的相关成语

“螫手解腕”的关联成语

* 螫手解腕的意思 螫手解腕的成语解释 螫手解腕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