螭魅罔两的意思 螭魅罔两的读音和出处

  • chī
  • mèi
  • wǎng
  • liǎng
成语名称:
螭魅罔两
成语拼音:
[chī mèi wǎng liǎng]
成语解释:
螭:通“魑”,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妖精。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螭魅罔两,莫能逢之。”
成语例句:
清·黄宗羲《七怪》:“王孙满之螭魅罔两,莫能逢之,言川泽山林也。”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螭鬽罔兩
英文翻译:
The charm is not worth two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螭魅罔两”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C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传说 鬼怪 妖精 比喻 各种各样 坏人
更多含义:
“螭魅罔两”实为“魑魅魍魉”的讹写,后者出自《左传·宣公三年》,泛指山林中的精怪,后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侧重指暗中作恶的阴暗角色,“妖魔鬼怪”泛指一切邪恶势力,适用范围更广,不特指人性之恶,“牛鬼蛇神”原指虚幻怪诞的形象,现代多用于贬斥敌对或异己势力,带有较强政治色彩,“鬼魅魍魉”与“魑魅魍魉”同义,但使用频率较低,“邪魔外道”则侧重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异端学说或行为,与前者强调具体形象不同。这些词语均含贬义,但“魑魅魍魉”更具文学性,多用于书面语境,其余则口语化程度更高。

“螭魅罔两”的单字解释

】:1.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古代建筑或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做装饰。2.同“”。
】:古代传说中住在深山老林里的鬼怪:魑魅。
】:1.蒙蔽:欺罔。2.无;没有:置若罔闻。3.古同“网(網)”。4.古又同“”。
】: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螭魅罔两”的近义词

“螭魅罔两”的相关成语

“螭魅罔两”的关联成语

* 螭魅罔两的意思 螭魅罔两的成语解释 螭魅罔两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