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拒辙的意思 螳螂拒辙的读音和出处

  • táng
  • láng
  • zhé
成语名称:
螳螂拒辙
成语拼音:
[táng láng jù zhé]
成语解释:
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成语出处:
唐 刘知幾《史通 载文》:“乃其申诰誓,降移檄,便称其智昏菽麦,识昧玄黄,列宅建都若鹪鹩之巢苇,临戎贾勇犹螳臂之拒辙。此所谓厚颜也。”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自不量力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螳蜋拒轍
英文翻译:
Mantis repels the rut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螳螂拒辙”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力量的成语 T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螳臂当车 比喻 力量 做不到 事情 失败
更多含义:
“螳螂拒辙”出自《庄子》,比喻不自量力,试图阻挡无法对抗的强大力量,常与“螳臂当车”混用,二者均以螳螂举臂为意象,强调力量悬殊下的徒劳,但“螳臂当车”更侧重具体行动,而“螳螂拒辙”侧重结果必然失败。与之相比,“蚍蜉撼树”出自韩愈《调张籍》,以蚂蚁摇树讽刺盲目自大,更突出渺小与宏大的反差。“以卵击石”则强调用脆弱之物对抗坚硬之物,凸显策略错误导致的自我毁灭。“自不量力”是直白描述,缺乏比喻色彩,适用范围更广。此外,“螳螂拒辙”隐含“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感,而“螳臂当车”常含贬义,暗指愚昧顽固。这些成语都警示人应审时度势,但侧重点各异,有的强调力量差距,有的强调方法错误,有的强调精神执念。

“螳螂拒辙”的单字解释

】:螳螂:螳臂当车。
】:见〔蟑螂〕、〔螳螂〕、〔蜣螂〕
】:1.抵抗;抵挡:抗拒。拒敌。2.拒绝:来者不拒。拒不执行。拒谏饰非。
】:1.车轮压出的痕迹;车辙:覆辙。如出一辙。前头有车,后头有辙。2.行车规定的路线方向:上下辙。顺辙儿。戗(qiāng)辙儿。3.杂曲、戏曲、歌词所押的韵:十三辙。合辙。4.办法;主意(多用在“有、没”后面):想辙。你来得正好,我正没辙呢!

“螳螂拒辙”的近义词

“螳螂拒辙”的相关成语

“螳螂拒辙”的关联成语

* 螳螂拒辙的意思 螳螂拒辙的成语解释 螳螂拒辙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