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仁见智的意思 见仁见智的读音和出处

  • jiàn
  • rén
  • jiàn
  • zhì
成语名称:
见仁见智
成语拼音:
[jiàn rén jiàn zhì]
成语解释: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成语例句:
见仁见智,议论纷纭,却无非背后论人是非,在兆奎面前都有忌讳。(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对同一个问题各有各的看法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見仁見智
英文翻译:
opinions diffe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见仁见智”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ABAC式的成语 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近反义词的成语
成语关注:
同一 问题 不同 立场 角度 看法
更多含义:
“见仁见智”与其他类似成语的区别在于侧重点和使用场景不同。“见仁见智”出自《周易》,强调对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看法,侧重观点的主观性和多样性,如“艺术评价见仁见智”。与之相比,“各执己见”侧重强调各自坚持己见,常含争执意味,如“双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仅描述多种说法并存的状态,不涉及观点优劣,如“事故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强调无法得出统一结论,如“专家意见莫衷一是”。“因人而异”则强调事物随对象不同而变化,如“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各有千秋”侧重不同事物各有优点,如“这两套方案各有千秋”。这些词语中,“见仁见智”更突出主观视角的差异,“各执己见”强调坚持性,“众说纷纭”侧重数量多,“莫衷一是”突出无结论,“因人而异”指向客观差异,“各有千秋”则带有积极评价色彩。

“见仁见智”的单字解释

】:[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1.仁爱:仁心。仁政。仁至义尽。2.敬辞,用于对对方的尊称:仁兄。仁弟。仁伯。3.姓。4.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大多可以吃:杏仁儿。核桃仁儿。花生仁儿。虾仁儿。
】:[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1.有智慧;聪明:明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2.智慧;见识: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吃一堑,长一智。3.姓。

“见仁见智”的反义词

“见仁见智”的近义词

“见仁见智”的相关成语

“见仁见智”的关联成语

“见仁见智”造句

完美的礼品很难寻觅,而且见仁见智

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大家是见仁见智

这到底是何意思,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一定有正确答案,大家不过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罢了!

对此问题,回答者由于立场不同,观点也是见仁见智

见仁见智,但对身高的要求却是一致的。

最高法院可能给出一个见仁见智的判决,裁定二氧化碳确实是污染物,但是环保局可以自由裁量是忽略还是监控。

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外星人?这个问题见仁见智,难有定论。

关于复归何处的问题,历来是见仁见智,不一而足。

我们为求慎重,应该多方采纳各界见仁见智的看法,再来评估政策的可行性。

* 见仁见智的意思 见仁见智的成语解释 见仁见智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