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类知原的意思 讨类知原的读音和出处

  • tǎo
  • lèi
  • zhī
  • yuán
成语名称:
讨类知原
成语拼音:
[tǎo lèi zhī yuán]
成语解释:
谓通过类比而探知渊源。
成语出处:
章炳麟《与简竹居书》:“稽其典礼,明其行事,令后生得以讨类知原,无忘国故,斯其要也。”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討類知原
英文翻译:
Learn from other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讨类知原”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T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探知 渊源
更多含义:
“讨类知原”指通过分类归纳探究事物根源,强调从具体现象入手进行系统分析,最终追溯本质,如《文心雕龙》以文体分类揭示文学规律,与之相比,“追本溯源”侧重直接追溯历史源头,如考证文献版本,“探源究理”则偏重哲学层面的原理探索,如研究自然规律,而“举一反三”强调通过单一案例推导普遍规律,如数学公式应用,此外,“触类旁通”注重知识迁移能力,如用物理原理解决工程问题,这些词语都涉及认知方法,但“讨类知原”独有的分类归纳特征,使其在学术研究、文献整理领域更具针对性,其他词语或强调纵向溯源,或侧重横向推理,应用场景存在差异。

“讨类知原”的单字解释

】:1.征伐:征讨。2.探索;研究:研讨。3.索取:向敌人讨还血债。4.请求:讨教。5.招惹:讨厌。
】:1.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种类。分类。同类。2.用于性质或特征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分成几类。两类性质的问题。3.类似:类人猿。类新星。画虎不成反类狗。4.姓。
】:[zhī]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慧。
】:1.最初的;开始的:原始。原人。原生动物。2.属性词。原来;本来:原地。原作者。原班人马。原有人数。3.没加工的:原棉。原煤。原油。4.姓。5.原谅:原宥。情有可原。6.宽广平坦的地方:平原。高原。草原。原野。7.同“”。

“讨类知原”的相关成语

“讨类知原”的关联成语

* 讨类知原的意思 讨类知原的成语解释 讨类知原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