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地千里的意思 赤地千里的读音和出处

  • chì
  • qiān
成语名称:
赤地千里
成语拼音:
[chì dì qiān lǐ]
成语解释:
赤:空无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 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成语例句:
说者谓当兵燹之余,污菜遍野,版籍荡然,人民死亡,赤地千里。(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三)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旱灾、虫灾等十分严重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地,不能读作“de”。
繁体字形:
赤地千裏
英文翻译:
a scene of utter desolation
成语故事:
赤地千里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赤地千里”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千的成语 偏正式成语 战争的成语 描写景物的成语
成语关注:
空无所有 寸草不生 地面 形容 天灾人祸 造成 广大 农田 没有 收成 惨状
更多含义:
“赤地千里”特指旱灾或战乱后大地上寸草不生,范围广阔,强调灾害导致的荒芜景象,“寸草不生”侧重土地贫瘠无法生长植物,原因可能是自然或人为,不限于灾害,“不毛之地”描述自然环境恶劣且长期无法种植,如沙漠戈壁,“荒无人烟”强调地域偏僻,人迹罕至,未必与灾害相关,“满目疮痍”多形容战争或灾害后的破败场景,突出视觉上的创伤感,“哀鸿遍野”则侧重灾后民众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况,强调哭声与苦难的普遍性。

“赤地千里”的单字解释

】:1.比朱红稍浅的颜色。2.泛指红色:赤小豆。面红耳赤。3.象征革命,表示用鲜血争取自由:赤卫队。4.忠诚:赤胆。赤诚。5.光着;露着(身体):赤脚。赤膊。6.空:赤手空拳。7.指赤金:金无足赤。8.姓。
】:[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赤地千里”的反义词

“赤地千里”的近义词

“赤地千里”的相关成语

“赤地千里”的关联成语

“赤地千里”造句

那一年中原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在旧社会;大旱之年;赤地千里;饿死的人就多了。

在旧社会,大旱之年,赤地千里,饿死的人就太多了。

残酷的战争加上严重的旱灾,使这个国家已经赤地千里,人民陷入了痛苦之中。

有的是报告灾荒的严重情形,充满了“赤地千里”、“人烟断绝”和“易子而食”等触目惊心的字句。

他们就曾亲眼目睹过那哀鸿遍野、赤地千里的惨象。

由于气候异常,非洲许多地方已经干旱得赤地千里了!

由于连年战争,这一带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电视上播出某些旱区赤地千里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提醒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

说者谓当兵燹之余,污菜遍野,版籍荡然,人民死亡,赤地千里

* 赤地千里的意思 赤地千里的成语解释 赤地千里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