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耳秋风的意思 过耳秋风的读音和出处

  • guò
  • ěr
  • qiū
  • fēng
成语名称:
过耳秋风
成语拼音:
[guò ěr qiū fēng]
成语解释:
刮过耳边的秋风。比喻没有任何意义的身外之物
成语出处:
《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過耳秌風
英文翻译:
Autumn wind over ear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过耳秋风”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G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刮过 秋风 比喻 没有 意义 身外之物
更多含义:
“过耳秋风”并非传统成语,正确说法为“秋风过耳”,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在意,与“耳边风”“耳旁风”含义相近,但存在细微差别。“耳边风”更口语化,强调对他人意见的轻视,常含贬义,如“当作耳边风”。“秋风过耳”则侧重形容态度淡漠,不关心不挂心,带有超然色彩,多用于书面语境,如“名利如秋风过耳”。“耳旁风”与“耳边风”用法一致,仅用字差异。此外,“左耳进右耳出”强调听完即忘,行为更具体,而“置若罔闻”突出故意不理睬,主观性更强。这些词语虽都表达不重视,但“秋风过耳”更具文学意境,其余则侧重行为或态度描述,需根据语境选择。

“过耳秋风”的单字解释

】:[guò]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7.探望;拜访:过访。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10.传染:这个病过人。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guo]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guō]姓。
】: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1.秋季:深秋。秋风。秋雨。秋高气爽。2.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秋。大秋。3.指一年的时间:千秋万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4.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5.姓。6.见〖秋千〗。
】:[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刺。

“过耳秋风”的近义词

“过耳秋风”的相关成语

“过耳秋风”的关联成语

* 过耳秋风的意思 过耳秋风的成语解释 过耳秋风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