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狐疑的意思 进退狐疑的读音和出处

  • jìn
  • tuì 退
成语名称:
进退狐疑
成语拼音:
[jìn tuì hú yí]
成语解释:
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成语出处:
唐·李靖《李卫公兵法·将务兵谋》:“信任过说,一彼一此,进退狐疑,部伍狼籍。”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处事犹豫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進退狐疑
英文翻译:
Hesitation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进退狐疑”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进退两难 迟疑不决
更多含义:
“进退狐疑”指在进退之间犹豫不决,带有疑虑不决的心理状态,侧重因多疑而难以抉择,常以狐性多疑作类比,如诸葛亮《便宜十六策》中“人心犹豫,狐疑不断”,其他类似词语侧重点不同。“犹豫不决”泛指做决定时迟疑,不特指进退情境,适用范围更广。“举棋不定”强调在处理具体问题时缺乏决断,多用于行动或决策层面,如做事或下棋时的犹豫。“瞻前顾后”侧重顾虑过多,既担心前因又考虑后果,导致行动迟缓,含贬义。“首鼠两端”突出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多用于立场或态度上的不坚定,如《史记》中“首鼠两端,欲为乱耳”。这些词语均含犹豫之义,但语境与侧重点各有差异。

“进退狐疑”的单字解释

】:1.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进而。2.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3.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6.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退】:1.向后移动(跟“进”相对):后退。倒退。进退两难。2.使向后移动:退兵。退敌。把子弹退出来。3.退出;离开:退席。退职。退伍。退伙。引退。4.减退;下降:退色。退烧。潮水已经退了。5.退还:退钱。退货。退票。把这份礼退了。6.把已定的事撤销:退聘。退婚。
】:1.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常见的有赤狐和沙狐。通称狐狸。2.(Hú)姓。
】:[yí]1.不信,猜度(duó):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2.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nǐ]1.安定,止息。2.古同“”,比拟。

“进退狐疑”的相关成语

“进退狐疑”的关联成语

* 进退狐疑的意思 进退狐疑的成语解释 进退狐疑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