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文轶事的意思 遗文轶事的读音和出处

  • wén
  • shì
成语名称:
遗文轶事
成语拼音:
[yí wén yì shì]
成语解释:
遗文:前人流传下来的诗文;轶事:逸事。流传在外而未经史书记载的事迹
成语出处:
宋·朱熹《监潭州南岳庙刘君墓志铭》:“搜集先世遗文轶事,纤悉无遗。”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遺文軼事
英文翻译:
Anecdote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遗文轶事”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遗文 人流 下来 诗文 轶事 逸事 流传 未经 史书 记载 事迹
更多含义:
“遗文轶事”指散失的文献和未经记载的传闻,侧重未被正式记录的历史片段或人物事迹,兼具文献与故事的双重属性,如《宋史·艺文志》中“遗文轶事,咸得附见”,强调保存价值。“稗官野史”专指非官方的民间历史记载,常含虚构或夸张成分,如明清小说中的野史杂录,文学性较强。“街谈巷议”强调普通百姓的议论与传闻,内容琐碎且真实性存疑,如《汉书·艺文志》中“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侧重社会舆论的流动性。“轶闻趣事”则特指有趣但未被正式记录的传闻,如文人笔记中的奇闻异事,突出趣味性。“道听途说”强调信息传播的非正式性与不可靠性,含贬义,如《论语》中“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暗示缺乏考证。这些词语在历史价值、真实性、来源渠道及情感色彩上各有侧重。

“遗文轶事”的单字解释

】:[yí]1.遗失。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遗。3.遗漏:遗忘。补遗。4.留下:遗迹。遗憾。不遗余力。5.专指死人留下的:遗容。遗嘱。遗著。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遗矢。遗尿。遗精。[wèi]赠与;送给:遗之千金。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1.超过。2.散失:轶事(没有正式记载的事)。
】: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遗文轶事”的近义词

“遗文轶事”的相关成语

“遗文轶事”的关联成语

* 遗文轶事的意思 遗文轶事的成语解释 遗文轶事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