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俗趋新的意思 避俗趋新的读音和出处

  • xīn
成语名称:
避俗趋新
成语拼音:
[bì sú qū xīn]
成语解释: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成语出处:
叶圣陶《未厌集 苦辛》:“‘拜年’有什么意义呢?无非是崇尚虚文的陋俗罢了。于是相率不‘拜年’,表示避俗趋新。”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人赶时髦
结构类型:
连动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避俗趨新
英文翻译:
Keep away from the common and go new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避俗趋新”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连动式成语 B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舍弃 奔赴 趋向 旧俗 追求
更多含义:
“避俗趋新”强调避开陈旧俗套,追求新颖独特,侧重主动脱离常规的创作态度,如文学艺术中刻意避开常见手法。“标新立异”则突出提出新奇主张或行为,带有刻意不同甚至夸张的意味,可能引发争议。“别出心裁”侧重构思独特、巧妙,未必强调避开俗套,如传统形式中的创新设计。“独辟蹊径”强调方法或路径的独创性,如学术研究中的新方法,与“避俗趋新”的侧重点不同。“推陈出新”指在旧事物基础上改造创新,保留部分传统元素,而“避俗趋新”更强调彻底避开旧俗,追求全新表达。相比之下,“避俗趋新”更注重对“俗”的主动规避与对“新”的自觉追求,其他词语或侧重形式创新,或隐含争议性,或保留传统根基,语境与使用范围存在差异。

“避俗趋新”的单字解释

】:1.躲开;回避:退避。避而不谈。避一会儿雨。2.防止:避孕。避雷针。
】: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qū]1.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2.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3.鹅或蛇伸头咬人。4.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cù]古同“”,催促;急速。
】:1.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跟“旧、老”相对):新风气。新品种。新的工作岗位。2.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跟“旧”相对):新社会。新文艺。粉刷一新。3.使变成新的:改过自新。一新耳目。4.没有用过的(跟“旧”相对):新笔。新锄头。这套衣服是全新的。5.指新的人或事物:尝新。以老带新。花样翻新。推陈出新。6.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新女婿。新媳妇。7.新近;刚:我是新来的。这几本书是新买的。8.姓。

“避俗趋新”的相关成语

“避俗趋新”的关联成语

* 避俗趋新的意思 避俗趋新的成语解释 避俗趋新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