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缨齐紫的意思 邹缨齐紫的读音和出处

  • zōu
  • yīng
成语名称:
邹缨齐紫
成语拼音:
[zōu yīng qí zǐ]
成语解释:
比喻上行下效。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又“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
成语例句:
《南史·儒林传论》:“语云:‘上好之,下必有甚焉者。’是以邹缨齐紫,且以移俗。”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鄒纓齊紫
英文翻译:
what those above do , those below will imitate
成语故事:
邹缨齐紫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邹缨齐紫”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Z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比喻 上行下效
更多含义:
“邹缨齐紫”出自《韩非子》,特指因统治者个人喜好引发群体效仿的现象,强调上行下效的权威导向,如邹君改长缨后百姓纷纷效仿,齐桓公易服色则民众追随,典故本身包含具体历史事件。与之相比,“上行下效”更泛化,泛指上级行为对下级的影响,不特指统治阶层,如领导节俭则团队节俭。“楚王好细腰”侧重盲目跟风带来的负面后果,如群臣节食导致虚弱,隐含批判色彩。而“一呼百应”“一倡百和”强调响应迅速,多用于积极语境,如领袖号召得到广泛支持。“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则侧重机械模仿,缺乏主动性,常用于贬义,与“邹缨齐紫”中因权威压力产生的效仿有本质区别。

“邹缨齐紫”的单字解释

】:1.周朝国名,在今山东邹城一带。2.姓。
】:1.泛指用作装饰的穗子:帽缨儿。红缨枪。2.像缨的东西:萝卜缨儿。3.绳子:长缨。
】:[qí]1.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2.达到,跟什么一般平:见贤思齐。河水齐腰深。3.同时;同样;一起:齐名。齐声。齐心协力。一齐前进。4.全;完全:齐全。人到齐了。5.中国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在今山东省北部、东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6.中国朝代名:南朝齐。北朝齐。[jì]1.调剂: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后作“剂”。2.药剂:处齐不过数种。后作“剂”。3.界限;分际:百年,寿之大齐。4.成功;成熟:事能得齐。后作“济”。[zī]同“”。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zhāi]1.同“”。2.斋戒:齐三日而后行。3.庄敬:齐庄。齐严。
】:1.红和蓝合成的颜色:紫红。青紫。玫瑰紫。2.姓。

“邹缨齐紫”的近义词

“邹缨齐紫”的相关成语

“邹缨齐紫”的关联成语

* 邹缨齐紫的意思 邹缨齐紫的成语解释 邹缨齐紫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