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鳞戢翼的意思 隐鳞戢翼的读音和出处

  • yǐn
  • lín
成语名称:
隐鳞戢翼
成语拼音:
[yǐn lín jí yì]
成语解释:
龙隐匿鳞甲,凤收敛翅膀。比喻贤者隐居待时。
成语出处:
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明,隐鳞戢翼。”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隱鱗戢翼
英文翻译:
Primordial wing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隐鳞戢翼”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收敛 翅膀 比喻 贤者 隐居
更多含义:
“隐鳞戢翼”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与意象的不同,该成语出自《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字面意为隐藏鳞甲、收敛翅膀,强调主动收敛锋芒、暂避风头,多用于形容有才者因时局或环境不利而选择低调蛰伏,如龙隐鳞、鸟收翼,带有蓄势待发的动态感,而“韬光养晦”侧重隐藏才能、不露锋芒,强调长期策略性隐藏,“藏器待时”突出怀才待用,强调等待时机而非主动收敛,“潜龙勿用”源自《周易》,强调时机未至时的静守,更具哲学意味,“深藏若虚”则形容谦逊内敛,侧重品性而非处境,相比之下,“隐鳞戢翼”更强调因外界压力或风险而采取的暂时性收敛行为,兼具动物意象与生存智慧。

“隐鳞戢翼”的单字解释

】:[yǐn]1.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2.伤痛:隐恻。3.怜悯:恻隐之心。[yìn]倚,靠:隐几而卧(靠着几案睡眠)。
】:1.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由角质、骨质等构成。2.像鱼鳞的:鳞茎。鳞波。遍体鳞伤。3.姓。
】:1.收敛;收藏:戢翼。2.停止:戢怒。
】:1.鸟类的飞行器官,由前肢演化而成,上面生有羽毛。有的鸟翼退化,不能飞翔。通称翅膀。2.飞机或滑翔机等飞行器两侧伸出像鸟翼的部分,有支撑机身、产生升力等作用。3.侧:两翼阵地。由左翼进攻。4.二十八宿之一。5.帮助;辅佐:翼助。扶翼。6.同“”:翼日。7.姓。

“隐鳞戢翼”的近义词

“隐鳞戢翼”的相关成语

“隐鳞戢翼”的关联成语

* 隐鳞戢翼的意思 隐鳞戢翼的成语解释 隐鳞戢翼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