韫椟藏珠的意思 韫椟藏珠的读音和出处

  • yùn
  • cáng
  • zhū
成语名称:
韫椟藏珠
成语拼音:
[yùn dú cáng zhū]
成语解释:
韫:蕴藏。椟:木匣子。指珠宝藏在木匣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幽闺记》:“酒家眠,权休息,韫椟藏珠隐尘迹,万里前程在咫尺。”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韞櫝藏珠
英文翻译:
Tibetan Pearl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韫椟藏珠”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蕴藏 木匣子 珠宝 木匣 等待 高价 出售 比喻 待用 隐退
更多含义:
“韫椟藏珠”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于侧重点和使用场景的不同,“韫椟藏珠”出自《论语·子罕》,字面指将珍珠藏在木匣中,比喻怀才不遇或深藏不露,强调才能被隐藏而未被发掘,带有被动意味,如“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与之相比,“韬光养晦”侧重主动收敛锋芒、积蓄力量,如《旧唐书》中“韬光养晦,晦迹藏形”。“大智若愚”强调智者表面愚拙而内在智慧,突出内外反差,如苏轼“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藏器待时”则更强调等待时机施展才能,如《周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深藏若虚”出自《史记》,形容人谦虚内敛,不显露才华,如“良贾深藏若虚”。“和光同尘”出自《道德经》,强调与世俗融合而不标新立异,如“和其光,同其尘”。这些词语都涉及隐藏与显露的辩证关系,但“韫椟藏珠”更聚焦于才能被埋没的状态,其余则各有侧重,或强调策略性隐藏,或强调谦逊品格。

“韫椟藏珠”的单字解释

】:[yùn]收藏,蕴藏,包含:韫椟。韫蠢(愚蠢)。石韫玉而山辉。[wēn]1.赤黄色;赤色。2.弓袋;韣(dú)也。
】:1.木柜。2.木匣。
】:[cáng]1.隐蔽:躲藏。2.收存:藏书。[zàng]1.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宝藏。2.佛教、道教经典的总称:道藏。3.西藏的简称: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脏(zàng)”。
】:1.珠子:珠宝。夜明珠。2.(珠儿)小的球形的东西:眼珠儿。泪珠儿。水珠儿。滚珠儿。3.姓。

“韫椟藏珠”的近义词

“韫椟藏珠”的相关成语

“韫椟藏珠”的关联成语

* 韫椟藏珠的意思 韫椟藏珠的成语解释 韫椟藏珠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