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上三毫的意思 颊上三毫的读音和出处

  • jiá
  • shàng
  • sān
  • háo
成语名称:
颊上三毫
成语拼音:
[jiá shàng sān háo]
成语解释:
同“颊上三毛”。
成语出处:
清·张岱《右匮书自序》:“至其论赞,则淡淡数语,非颊上三毫,则晴中一画。”
成语例句:
清·史震林《西清散记》第一卷:“颊上三毫,匪遂正相,而神以传也。”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頰上三毫
英文翻译:
Buccal hair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颊上三毫”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三的成语 偏正式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更多含义:
“颊上三毫”出自古代绘画典故,特指在人物面颊上添加几笔细节,使形象更为生动传神,强调细微处的巧妙处理,以突出神韵,如东晋顾恺之为裴楷画像时添须的轶事,与之相比,“画龙点睛”侧重于关键处的修饰以提升整体效果,如点睛使龙飞腾,更具决定性意义,“锦上添花”泛指在已有基础上增添美好事物,适用范围更广,不局限于细节刻画,“如虎添翼”则强调通过补充增强原有优势,偏向功能性提升,而非艺术表现,此外,“颊上三毫”与“传神写照”都强调神韵,但前者更具体指向细节的精准处理,后者则泛指艺术创作中的生动刻画,这些词语虽同属修饰范畴,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颊上三毫”的单字解释

】: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的部分:两颊。
】:[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三思。三缄其口。3.姓。
】:1.细长而尖的毛:狼毫笔。羊毫笔。2.指毛笔:挥毫。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头毫。二毫。4.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毫不足怪。毫无头绪。5.(某些计量单位的)千分之一:毫米。毫升。毫克。6.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质量或重量,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7.货币单位,即角。

“颊上三毫”的近义词

“颊上三毫”的相关成语

“颊上三毫”的关联成语

* 颊上三毫的意思 颊上三毫的成语解释 颊上三毫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