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之志的意思 风云之志的读音和出处

  • fēng
  • yún
  • zhī
  • zhì
成语名称:
风云之志
成语拼音:
[fēng yún zhī zhì]
成语解释:
像风云那样雄大高远的志向。
成语出处:
北周·庚信《周兖州剌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始游庠塾,不无儒者之荣;或见兵书,遂有风云之志。”
成语例句:
他从小就有风云之志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指志向远大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風雲之志
英文翻译:
ambition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风云之志”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风的成语 F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风云 雄大 高远 志向
更多含义:
“风云之志”强调在动荡时局中建立功业的远大抱负,常与时代变革或历史机遇关联,如“乱世出英雄”的语境。与之相比,“鸿鹄之志”侧重个人志向的高远与超脱,典故源于陈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不强调时代背景。“凌云之志”更突出志向的宏伟气势,如“登高而招”的豪情,多用于赞美他人的目标。“雄心壮志”适用范围更广,可指具体事业或人生追求,如“企业家雄心壮志开拓市场”,侧重决心而非时势。“鲲鹏之志”源自《庄子》,带有超然物外的哲学色彩,强调突破局限而非建功立业。“壮志凌云”与“凌云之志”相似,但更强调志向与行动的结合,如“他壮志凌云,终成伟业”。这些词语的核心区别在于:是否依托时代背景,侧重个人抱负还是社会影响,以及是否包含行动指向。

“风云之志”的单字解释

】:[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刺。
】: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5.姓。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3.姓。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7.记号:标志。

“风云之志”的相关成语

“风云之志”的关联成语

* 风云之志的意思 风云之志的成语解释 风云之志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