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箪浆壶的意思 食箪浆壶的读音和出处

  • shí
  • dān
  • jiāng
成语名称:
食箪浆壶
成语拼音:
[shí dān jiāng hú]
成语解释:
为欢迎所拥护的军队,用箪盛饭,用壶盛水,进行犒劳。语本《孟子 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成语例句:
明·王逢《张武略》诗:“黄金琐甲镇三缴,食箪浆壶骈父母。”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状语;指军民关系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食簞漿壺
英文翻译:
Cauldron of food sheath
成语故事:
食箪浆壶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食箪浆壶”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水的成语 孟子的成语 S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欢迎 拥护 军队 盛饭 进行 箪食壶浆
更多含义:
“食箪浆壶”是“箪食壶浆”的误写,正确成语为“箪食壶浆”,指百姓用箪盛饭、用壶装汤来欢迎军队,侧重表达对正义之师的拥护与慰劳,典故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常用于描述民心向背,其他类似成语侧重点不同,“箪食瓢饮”出自《论语·雍也》,形容颜回安贫乐道的生活,强调清贫自守,与物质条件无关,“浆酒霍肉”则指将酒肉视若寻常饮食,形容生活奢侈,与“箪食壶浆”的朴素形成对比,此外,“壶浆箪食”与“箪食壶浆”同义,仅词序不同,而“箪食豆羹”出自《孟子·告子上》,指微薄的食物,强调待遇菲薄,多用于自谦或描述困境,这些词语均含“箪”“食”等元素,但语境与情感色彩各异,“箪食壶浆”侧重集体行为的热情,“箪食瓢饮”突出个人品德,“箪食豆羹”则隐含处境艰难。

“食箪浆壶”的单字解释

】:[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古代用竹子等编成的盛饭用的器具。
】:[jiāng]1.较浓的液体:豆浆。泥浆。纸浆。粉浆。2.用粉浆或米汤浸纱、布或衣服使干后发硬发挺:浆洗。衬衫领子要浆一下。[jiàng]同“”(jiàng)。
】:1.陶瓷或金属等制成的容器,有嘴儿,有把儿或提梁,用来盛液体,从嘴儿往外倒:茶壶。酒壶。喷壶。2.(Hú)姓。

“食箪浆壶”的近义词

“食箪浆壶”的相关成语

“食箪浆壶”的关联成语

* 食箪浆壶的意思 食箪浆壶的成语解释 食箪浆壶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