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非拒谏的意思 饰非拒谏的读音和出处

  • shì
  • fēi
  • jiàn
成语名称:
饰非拒谏
成语拼音:
[shì fēi jù jiàn]
成语解释:
饰:掩饰;非:错误;谏:直言规劝。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成语出处:
《荀子 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成语例句:
饰非拒谏,断自己意。(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人不听劝告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飾非拒諫
英文翻译:
To disguise or refuse to remonstrat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饰非拒谏”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S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掩饰 错误 直言 规劝 拒绝
更多含义:
“饰非拒谏”指掩饰过错并拒绝他人规劝,强调掩盖错误与排斥意见的双重行为,其他类似成语各有侧重,“文过饰非”侧重用虚伪言辞美化错误,但不一定拒绝建议,“刚愎自用”强调固执己见、独断专行,核心是性格傲慢而非掩盖错误,“讳疾忌医”比喻隐瞒缺点、逃避问题,包含拒绝帮助的意味,但未突出对他人劝告的排斥,“拒谏饰非”与“饰非拒谏”词序不同但含义相近,前者更强调“拒绝劝谏”的行为本身,后者则突出“掩饰错误”与“拒绝规劝”的并列关系,此外“掩耳盗铃”侧重自欺欺人,“护过饰非”与“饰非拒谏”语义高度重叠,但后者语气更重,体现对批评的强硬抵触。

“饰非拒谏”的单字解释

】:1.装饰;打扮:修饰。粉饰。2.装饰用品:首饰。3.遮掩:掩饰。文过饰非。4.扮演角色:他在《逼上梁山》里饰林冲。
】:1.错误(跟“是”相对):是非。习非成是。痛改前非。2.不合于:非法。非礼。非分(fèn)。3.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非难。非议。无可厚非。4.不是:答非所问。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5.前缀。用在一些名词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属于某种范围:非金属。非晶体。非司机。6.不:非同小可。非同寻常。7.跟“不”呼应,表示必须:要想做出成绩,非下苦功不可。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9.不好;糟:景况日非。10.指非洲。
】:1.抵抗;抵挡:抗拒。拒敌。2.拒绝:来者不拒。拒不执行。拒谏饰非。
】: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进谏。直言敢谏。从谏如流。

“饰非拒谏”的反义词

“饰非拒谏”的近义词

“饰非拒谏”的相关成语

“饰非拒谏”的关联成语

* 饰非拒谏的意思 饰非拒谏的成语解释 饰非拒谏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