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哭粟飞的意思 鬼哭粟飞的读音和出处

  • guǐ
  • fēi
成语名称:
鬼哭粟飞
成语拼音:
[guǐ kū sù fēi]
成语解释:
传说苍颉造字,惊天动地,天雨粟,鬼夜哭。
成语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苍颉造之,鬼哭粟飞;黄帝用之,官治民察。”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鬼哭粟飛
英文翻译:
Crying and crying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鬼哭粟飞”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雨的成语 人物心情的成语 哭的成语
成语关注:
传说 造字 惊天动地 鬼夜哭
更多含义:
“鬼哭粟飞”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于意象来源和表达侧重点的不同,“鬼哭粟飞”出自《淮南子·本经训》,以“鬼神哭泣,粟米飞天”的奇幻画面,强调灾祸异象的神秘性与荒诞性,多用于形容战乱或天灾引发的超自然恐慌,而“鬼哭狼嚎”侧重声音的凄厉感,常用于具体场景或人的哀嚎,“天崩地裂”突出自然巨变的破坏性,与地质灾难直接关联,“哀鸿遍野”以“鸿雁哀鸣”比喻流离失所的惨状,聚焦社会苦难,“血雨腥风”则通过视觉与嗅觉的混合描写,渲染暴力与恐怖的氛围,相比之下,“鬼哭粟飞”更具神话色彩,弱化现实逻辑,强调天地异变的象征意义,其他词语多基于现实经验或具象比喻,在文学创作中,“鬼哭粟飞”常用于烘托宿命感或神秘基调,而“民不聊生”“饿殍载道”等词更直白地陈述社会惨状。

“鬼哭粟飞”的单字解释

】:1.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叫鬼。2.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捣鬼。鬼鬼祟祟。3.称有不良嗜好或行为的人(含轻蔑意):酒鬼。烟鬼。4.指小孩机灵:这孩子真鬼!。小鬼。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候还发出声音:哭诉。放声大哭。
】:谷子。去壳后叫小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适应性强。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鬼哭粟飞”的相关成语

“鬼哭粟飞”的关联成语

* 鬼哭粟飞的意思 鬼哭粟飞的成语解释 鬼哭粟飞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