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豚之息的意思 鸡豚之息的读音和出处

  • tún
  • zhī
成语名称:
鸡豚之息
成语拼音:
[jī tún zhī xī]
成语解释:
比喻微小的收益。
成语出处: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驷马之家不恃鸡豚之息,伐冰之家不图牛羊之入。”
成语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夫伐冰之家,不利鸡豚之息;委积之臣,不操市井之利。”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鶏豚之息
英文翻译:
Chicken and porpois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鸡豚之息”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鸡的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比喻 微小 收益
更多含义:
“鸡豚之息”指微薄的收益,多用于形容小规模家庭养殖的利润,侧重农业经济中的细小收入,与其他类似成语侧重点不同,“鸡虫得失”出自杜甫诗句,比喻无关紧要的琐事,强调不值得计较,“蝇头小利”专指微小利益,常含贬义,形容贪图小便宜的行为,“锥刀之末”出自《左传》,指极微小的利益,更偏向书面化表达,“鸡毛蒜皮”则泛指琐碎无价值的事物,不限于经济范畴,适用范围更广,此外,“锱铢必较”侧重对微小利益的计较态度,而非利益本身,“斗升之水”出自《庄子》,比喻微薄的资助,多用于帮助他人的语境,与“鸡豚之息”的获利性质不同,这些词语虽都涉及“小”,但具体指向、情感色彩及使用场景各有差异。

“鸡豚之息”的单字解释

】: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小猪。也泛指猪。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呼吸时进出的气:喘息。鼻息。一息尚存,此志不懈。2.消息:信息。3.停止:息怒。息兵。自强不息。偃旗息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4.休息:歇息。作息时间表。5.滋生;繁殖:蕃息。生息。6.利钱;利息:年息。月息。还本付息。7.指子女:子息。8.姓。

“鸡豚之息”的相关成语

“鸡豚之息”的关联成语

* 鸡豚之息的意思 鸡豚之息的成语解释 鸡豚之息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