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飞狗窜的意思 鸡飞狗窜的读音和出处

  • fēi
  • gǒu
  • cuàn
成语名称:
鸡飞狗窜
成语拼音:
[jī fēi gǒu cuàn]
成语解释:
比喻受到惊动而引起骚乱
成语出处:
曲波《林海雪原》:“日寇投降后,这个大佐特务,被人们撵的鸡飞狗窜,他的党羽,纷纷落网。”
成语例句:
他把这地方弄得鸡飞狗窜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定语、状语;指惊乱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鶏飛狗竄
英文翻译:
Chicken flying and dog running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鸡飞狗窜”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比喻 受到 引起
更多含义:
“鸡飞狗窜”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语境与侧重点上,“鸡飞狗窜”多形容因突发混乱或恐慌导致的动物或人四处逃散的场景,强调动态的慌乱感,例如意外事件引发的骚动,而“鸡犬不宁”侧重于描述环境长期被干扰后的不安状态,如家庭或邻里因纠纷持续不得安宁,“鸡飞狗跳”与“鸡飞狗窜”意义相近,但前者更突出喧闹与无序,常用于形容日常生活中的小规模混乱,如孩子打闹、物品散乱等,相比之下,“人仰马翻”侧重描述激烈冲突后的狼狈惨状,多用于战斗、竞争或事故等较大规模的场面,此外,“抱头鼠窜”专指人仓皇逃窜的窘态,不涉及动物,而“狼奔豕突”则比喻混乱中盲目冲撞的行为,带有更强的贬义色彩,这些词语虽都含混乱之意,但适用对象、程度及情感色彩各有差异。

“鸡飞狗窜”的单字解释

】: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1.逃跑;乱跑:流窜。抱头鼠窜。2.改易(文字):窜改。点窜。

“鸡飞狗窜”的近义词

“鸡飞狗窜”的相关成语

“鸡飞狗窜”的关联成语

* 鸡飞狗窜的意思 鸡飞狗窜的成语解释 鸡飞狗窜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