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步鹅行的意思 鸭步鹅行的读音和出处

  • é
  • xíng
成语名称:
鸭步鹅行
成语拼音:
[yā bù é xíng]
成语解释:
鸭和鹅行八字步,因用以形容人走路迟缓摇晃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我觑不得你(衤肖)宽也那褶下,肚叠胸高,鸭步鹅行。”
成语例句:
鸭步鹅行的样子滑稽可笑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定语、状语;用于老年人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鴨步鵝行
英文翻译:
wobble along like a duck or a goos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鸭步鹅行”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描写动物的成语 鸭的成语 鹅的成语
成语关注:
用以 形容 走路迟缓 摇晃 样子
更多含义:
“鸭步鹅行”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于形象侧重点及使用场景,该词通过鸭与鹅行走时摇摆缓慢的姿态,比喻人动作笨拙或行事拖沓,强调笨重迟缓的视觉效果,如“他鸭步鹅行地挪动”,而“龙行虎步”则形容人步伐威严有力,多用于褒扬领袖气度,如“将军龙行虎步,气势非凡”,“步履蹒跚”侧重因年老或伤病导致的行走不稳,如“老人拄拐杖,步履蹒跚”,不带贬义,“鹅行鸭步”虽与“鸭步鹅行”结构相似,但更突出步态摇晃却保持平稳行进的状态,如“他虽鹅行鸭步,速度却不慢”,此外“蜗行牛步”强调速度极慢,如“工程进展如蜗行牛步”,而“踉踉跄跄”侧重行走时左右倾斜、难以维持平衡的动态,如“醉汉踉踉跄跄过马路”,这些词语在描述行走状态时,分别聚焦于笨拙、威严、病弱、迟缓、失衡等不同特征,需结合具体语境选用。

“鸭步鹅行”的单字解释

】:鸟,嘴扁腿短,趾间有蹼,善游泳,有家鸭、野鸭两种。(rǒng)毛可用来絮被子、羽绒服或填充枕头。通常指家鸭。通称鸭子。
】: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家禽,羽毛白色或灰色,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颈长,嘴扁而阔,脚有蹼,能游泳,耐寒,吃青草、谷物、蔬菜、鱼虾等。
】:[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鸭步鹅行”的近义词

“鸭步鹅行”的相关成语

“鸭步鹅行”的关联成语

* 鸭步鹅行的意思 鸭步鹅行的成语解释 鸭步鹅行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