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骨鸡肤的意思 鹤骨鸡肤的读音和出处

成语名称:
鹤骨鸡肤
成语拼音:
[hè gǔ jī fū]
成语解释:
伶仃瘦骨,多皱的皮肤。形容年老。
成语出处:
宋·王炎《病中书怀》诗:“鹤骨鸡肤不耐寒,那堪癣疥更斑烂。”
成语例句:
你看这位鹤骨鸡肤,腰弯背驼,其貎不扬吧,那唱的可是正经的‘杨派’。★《小说月报》1984年第10期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老年人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鶴骨鶏膚
英文翻译:
like a crane 's bone and a fowl 's skin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鹤骨鸡肤”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鸡的成语 描写动物的成语 鹤的成语
成语关注:
伶仃 瘦骨 皮肤 形容 年老
更多含义:
“鹤骨鸡肤”侧重于形容人消瘦嶙峋的骨骼与粗糙褶皱的皮肤,多用于刻画贫寒或操劳者的外貌,如“他常年劳作,生得鹤骨鸡肤”。与之近义的“鹤发鸡皮”或“鸡皮鹤发”则专指老年人白发如鹤羽、皮肤如鸡皮的老态,如“那老翁鸡皮鹤发,步履蹒跚”。而“骨瘦如柴”仅强调身形极度消瘦,不涉及皮肤状态,如“灾民饿得骨瘦如柴”。“面黄肌瘦”则同时描述面色蜡黄与身体干瘪,多指营养不良或疾病缠身,如“久病之人面黄肌瘦,气色极差”。这些词语虽皆含清瘦之意,但侧重点与适用对象存在差异。

“鹤骨鸡肤”的单字解释

】:鸟,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后趾小,高于前三趾,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沼泽地带捕食鱼和昆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等。
】:[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1.家禽,品种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红色的肉冠。翅膀短,不能高飞。也叫家鸡。2.(Jī)姓。
】:1.皮肤:切肤之痛。体无完肤。2.表面的;浮浅:肤浅。肤泛。

“鹤骨鸡肤”的相关成语

“鹤骨鸡肤”的关联成语

* 鹤骨鸡肤的意思 鹤骨鸡肤的成语解释 鹤骨鸡肤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