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不仁的意思 麻木不仁的读音和出处
- 麻
- 木
- 不
- 仁
- 成语名称:
- 麻木不仁
- 成语拼音:
- [má mù bù rén]
- 成语解释: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成语出处: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天下作女孩儿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
- 成语例句:
- 没有同情,没有热,是麻木不仁?还是忘恩负义。(闻一多《伟大的事实,不朽的意义》)
- 感情褒贬:
- 贬义成语
- 成语词性: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 结构类型:
- 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仁,不能读作“yén”。
- 繁体字形:
- 麻木不仁
- 英文翻译:
- be petrified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麻木不仁”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中考常考易错成语 为人处事的成语 冷漠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失去 能力 肢体 神经 感觉 没有 形容 思想 敏锐 事物 反应 迟钝 漠不关心
- 更多含义:
- “麻木不仁”强调对外界刺激或他人情感失去感知能力,既指生理上的迟钝,也指心理上的冷漠,如《后汉书》中“不仁者,谓生而损伤,避患害,不知是非善恶性情者也”,常用于形容长期习惯导致的情感缺失。“无动于衷”侧重内心毫无波动,强调主观上不产生反应,如对批评或灾难保持平静。“冷若冰霜”专指人际交往中态度疏离,带有视觉化的寒冷意象,多用于形容性格或表情。“漠不关心”强调对事物缺乏兴趣或责任感,如对集体事务袖手旁观,核心在于“不参与”。“行尸走肉”则比喻丧失精神追求,侧重生命力的空洞,与“麻木不仁”相比更强调灵魂的消亡而非情感的封闭。
“麻木不仁”的单字解释
【麻】:1.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2.指“芝麻”:麻酱。麻油。3.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4.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6.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7.喻纷乱:麻乱。麻沸。8.姓。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仁】:1.仁爱:仁心。仁政。仁至义尽。2.敬辞,用于对对方的尊称:仁兄。仁弟。仁伯。3.姓。4.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大多可以吃:杏仁儿。核桃仁儿。花生仁儿。虾仁儿。
“麻木不仁”的反义词
“麻木不仁”的近义词
“麻木不仁”的相关成语
“麻木不仁”的关联成语
麻字的成语
木字的成语
不字的成语
仁字的成语
麻开头的成语
木开头的成语
不开头的成语
仁开头的成语
ma的成语
mu的成语
bu的成语
ren的成语
mmbr的成语
麻木什么什么的成语
麻什么不什么的成语
麻什么什么仁的成语
什么木不什么的成语
什么木什么仁的成语
什么什么不仁的成语
“麻木不仁”造句
对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对别人的痛苦极其麻木不仁,这是人性的可悲的特色之一。池田大作
有些干部只顾谋私利,对群众的疾苦麻木不仁。
他对外界事物麻木不仁。
对这种麻木不仁的人,求也是白求,他不会同情你的。
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之后,她对任何事物都采取麻木不仁的态度。
严阵以待的反义词是麻木不仁、麻痹大意。
这样的做法未必就是冷酷无情或麻木不仁。
这不是为麻木不仁做的理由。
你如此麻木不仁地对待老病缠身的母亲,简直禽兽不如。
灾区死伤那么严重,还是有些人麻木不仁,不闻不问。
* 麻木不仁的意思 麻木不仁的成语解释 麻木不仁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