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眼努睛的意思 鼓眼努睛的读音和出处

  • yǎn
  • jīng
成语名称:
鼓眼努睛
成语拼音:
[gǔ yǎn nǔ jīng]
成语解释:
眼睛张大、凸起的样子。谓使眼色。
成语出处: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七:“‘你跟我来,有句话问你。’他鼓眼努睛,对她这样说。”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神态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皷眼努睛
英文翻译:
Keep your eyes open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鼓眼努睛”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G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眼睛 张大 凸起 样子 使眼色
更多含义:
“鼓眼努睛”指瞪大双眼,刻意做出夸张或凶狠的表情,多用于表现威慑、愤怒或震惊时的神态,强调刻意为之的夸张感,类似“横眉怒目”,“怒目而视”则侧重表现因愤怒而直视对方,带有明显的敌意或对峙感,情绪更直接,“瞠目结舌”强调因惊讶或恐惧而瞪眼张口,说不出话,突出被动反应,“目瞪口呆”同样表现震惊,但更偏向于因意外而思维停滞,动作僵硬,而“横眉竖目”则融合眉毛与眼神的变化,凸显极度愤怒或挑衅的状态,此外,“鼓眼努睛”在口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文学描写,其他如“怒目圆睁”“金刚怒目”等词语则更常见于书面或特定语境,总体而言,这些词语虽都涉及瞪眼的神态,但情感强度、使用场景及附加动作细节各有侧重。

“鼓眼努睛”的单字解释

】: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1.竭力使出:努力。2.突出:努目。努嘴。3.〈方〉由于用力过度而身体受内伤。4.书法用语。指汉字笔画的竖。参见〔永字八法〕
】:眼珠儿:目不转睛。定睛一看。画龙点睛。

“鼓眼努睛”的相关成语

“鼓眼努睛”的关联成语

* 鼓眼努睛的意思 鼓眼努睛的成语解释 鼓眼努睛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