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伸蠖屈的意思 龙伸蠖屈的读音和出处

  • lóng
  • shēn
  • huò
成语名称:
龙伸蠖屈
成语拼音:
[lóng shēn huò qū]
成语解释:
形容笔势飞动,书法高超。
成语出处: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三台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华笺,河北胶东之纸。”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龍伸蠖屈
英文翻译:
The Dragon stretches and the inchworm bend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龙伸蠖屈”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龙的成语 L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形容 笔势 飞动 书法 高超
更多含义:
“龙伸蠖屈”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在于其意象来源与侧重点不同,该成语以龙和蠖(尺蠖)的形态变化为喻,强调在进退、屈伸之间灵活调整姿态以适应环境,突出能屈能伸的主动性与策略性,而“能屈能伸”“大丈夫能屈能伸”更直接强调个人在顺逆境中的适应能力,侧重品性坚韧,不涉及自然意象,“韬光养晦”侧重隐藏锋芒、积蓄实力,强调隐忍而非姿态变化,“忍辱负重”则突出忍受屈辱以完成重任,带有被动承受的意味,“刚柔并济”强调手段的软硬结合,与“龙伸蠖屈”的动态调整不同,“委曲求全”偏向妥协退让以保全整体利益,缺乏主动适应的灵活性,“识时务者为俊杰”强调顺应时势的明智选择,但未体现具体的行动策略,“随机应变”则泛指灵活应对,不包含屈伸进退的具象表达。

“龙伸蠖屈”的单字解释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1.舒展开;拉长:伸手。伸长。2.同“”3.:伸冤。
】:1.见〖尺蠖〗。2.姓。
】:1.弯曲;使弯曲:屈指。屈膝。猫屈着后腿,竖着尾巴。2.屈服;使屈服:宁死不屈。威武不能屈。3.理亏:屈心。理屈词穷。4.委屈;冤枉:受屈。叫屈。你可屈死我了。5.姓。

“龙伸蠖屈”的相关成语

“龙伸蠖屈”的关联成语

* 龙伸蠖屈的意思 龙伸蠖屈的成语解释 龙伸蠖屈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