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玉毁椟的意思 龟玉毁椟的读音和出处

  • guī
  • huǐ
成语名称:
龟玉毁椟
成语拼音:
[guī yù huǐ dú]
成语解释: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虎兕出於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成语例句:
《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且授任分忧,叨荣冒宠,龟玉毁椟,谁之咎欤!”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龜玉毁櫝
英文翻译:
Gui Yu destroys Bi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龟玉毁椟”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比如的成语 G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毁坏 比喻 辅佐 失职 国运
更多含义:
“龟玉毁椟”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于寓意侧重点和语境使用不同,“龟玉毁椟”出自《论语》,字面指龟甲、美玉毁于匣中,比喻因失职或管理不当导致珍贵事物受损,强调责任缺失引发的后果,如《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以此批评冉有未尽臣责,而“买椟还珠”侧重讽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行为,强调因表面形式忽略核心价值,“鱼目混珠”则突出以假乱真、混淆视听的欺骗性,与“龟玉毁椟”的失职无关,“本末倒置”强调主次颠倒的决策错误,与“龟玉毁椟”的失职导致损失有本质区别,此外,“暴殄天物”泛指浪费珍贵资源,不特指人为过失,而“明珠暗投”侧重人才或宝物未被赏识,与保管不善无关,这些词语虽都涉及价值与损失,但“龟玉毁椟”更聚焦于责任主体未能履行守护职责的特定情境。

“龟玉毁椟”的单字解释

】:[guī]爬行动物。背腹有甲。有些种类的龟,头、尾和脚可缩入甲内。在水中或陆上都能生活,寿命很长。有的龟甲可供药用。[jūn]同“”。[qiū]1.〔龟兹〕2.古地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唐贞观二十二年(648)设置龟兹都督府。后并入安西都护府。3.唐代安西四镇(军镇)之一,先后受安西都护府及安西节度使统辖。4.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1.矿物,不透明和半透明的集合体。化学成分是硅酸铝钠。硬度大。如白玉、墨玉、青玉、碧玉、和田玉、岫岩玉等,主要用作雕刻工艺美术品。2.比喻洁白美丽:亭亭玉立。3.敬辞。称对方的身体或行动:玉体。玉成。
】:1.破坏;糟蹋:毁灭。销毁。好好儿的一本书,让你给毁了。2.烧掉:烧毁。焚毁。3.说别人坏话;诽谤:毁誉。诋毁。4.把成件的旧东西改成别的东西(多指衣服):用一件大褂给孩子毁两条裤子。5.姓。
】:1.木柜。2.木匣。

“龟玉毁椟”的相关成语

“龟玉毁椟”的关联成语

* 龟玉毁椟的意思 龟玉毁椟的成语解释 龟玉毁椟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