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𠃠」的拼音、读法、笔顺

𠃠

读音

[ ]  

英语

笔画数

5

部首

[乙]  折

笔画顺序

  • フ丶一丶一
更新时间 2024年
汉字 𠃠
读音 []
注音
部首 [乙]  折
笔画 总笔画:5 部外:4
异体字
字形结构 嵌套结构
统一编码 扩展B U+200E0
其它编码 五笔:vui 仓颉:syi 郑码:xbss 四角:
笔顺编码 54141
笔顺笔画 フ丶一丶一
𠃠字的意思
𠃠字的基本解释
𠃠字的详细解释
𠃠字的辞典解释
康熙字典解释

丑【子集上】【一部】 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敕久切《正韻》齒九切,𠀤音醜。十二月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丑曰赤奮若。《淮南子·時則訓》招搖指丑。《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紐牙於丑。

又神名。《山海經》女丑之尸。《六書正譌》手械也。从又,手也,有物以縶之。象形。因聲借爲子丑字,十二月之象也。

又丑象子初生舉手。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𠃠【卷十四】【丑部】

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象手之形。時加丑,亦舉手時也。凡丑之屬皆从丑。敕九切

说文解字注

(丑)紐也。律曆志曰。紐牙於丑。釋名曰。丑、紐也。寒氣自屈紐也。淮南天文訓、廣雅釋言皆曰。丑、紐也。糸部曰。紐、系也。一曰結而可解。十二月陰氣之固結巳漸解。故曰紐也。十二月萬物動用事。後漢書陳竉傳曰。十二月陽氣上通。雉雊雞乳。地以爲正。殷以爲春。象手之形。人於是舉手有爲。又者、手也。从又而聯綴其三指。象欲爲。而凓冽氣寒、未得爲也。敕九切。三部。日加丑。亦舉手時也。上言月。此言日。每日太陽加丑。亦是人舉手思奮之時。各本譌作時加丑。今改正。凡丑之屬皆从丑。

𠃠的组词
带有【𠃠】的成语: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