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虚词的意思 一面虚词的读音和出处

  • miàn
成语名称:
一面虚词
成语拼音:
[yī miàn xū cí]
成语解释:
单方面所说的假话
成语出处:
《三国志通俗演义·姜维避祸屯田计》:“明公休听外人一面虚词,欲杀某也。”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主语、宾语;用于说话等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一面虚词
英文翻译:
A function word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一面虚词”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一的成语 偏正式成语 一开头的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单方面 所说 假话
更多含义:
“一面虚词”并非常见成语,可能为“一面之词”的误写,后者指单方面的说法,常指不可全信的片面言论,如争议中仅听取一方观点,强调信息不完整,需结合多方验证。类似成语如“空穴来风”,原指传言有依据,现多误用为无根据的谣言,侧重传言来源的虚实。“捕风捉影”则强调言论缺乏事实依据,凭空臆测,如无证据的猜测或诬陷。“道听途说”指未经核实的传闻,强调信息传播的随意性,如街谈巷议的不可靠消息。“无稽之谈”直接否定言论真实性,指毫无根据的荒唐说法,如荒谬的理论或谣言。相较之下,“一面之词”侧重视角的单一性,其余成语则更强调言论的虚假性或传播过程的问题,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区分侧重点,避免混淆。

“一面虚词”的单字解释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1.空;空虚:弹不虚发。乘虚而入。2.不符合真实情况:弄虚作假。3.不自满:谦虚。4.害怕;勇气不足:心虚。胆虚。5.副词。白白地:虚度。6.虚弱:气虚。体虚。7.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虚。8.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词儿)说话或诗歌、文章、戏剧中的语句:戏词。义正词严。词不达意。他问得我没词儿回答。2.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做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3.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一面虚词”的近义词

“一面虚词”的相关成语

“一面虚词”的关联成语

* 一面虚词的意思 一面虚词的成语解释 一面虚词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