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高低的意思 不识高低的读音和出处
- 不
- 识
- 高
- 低
- 成语名称:
- 不识高低
- 成语拼音:
- [bù shí gāo dī]
- 成语解释:
- 识:知道,认识。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 成语出处: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1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 成语例句: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7章:“这个不识高低的人,竟然让她给他传球!”
- 感情褒贬:
- 贬义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谓语、定语;指人自傲
- 结构类型:
- 动宾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不識高低
- 英文翻译:
- have no appreciation of a thing 's importance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不识高低”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动宾式成语 西游记的成语 B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知道 说话 做事 不知深浅 轻重
- 更多含义:
- “不识高低”指人不明事理,不懂分寸,常用于批评人言行不当,缺乏对身份、场合的判断,如晚辈顶撞长辈,下属冒犯上级,“不知好歹”侧重分不清好坏,常用于指责人不懂善恶或对他人的善意无感,如将好心当恶意,“不识时务”强调看不清形势,与时机脱节,如逆潮流而动,在众人反对时坚持己见,“不分轻重”指对事情的重要性缺乏判断,如将琐事与急务混为一谈,“不知深浅”多指冒险行为,缺乏对危险或难度的认知,如贸然挑战超出能力范围的任务,这些词语都涉及认知偏差,但侧重点不同,“不识高低”更突出对尊卑、等级的误判,其他词语则围绕善恶、时机、重要性、风险性展开。
“不识高低”的单字解释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识】:[shí]1.认得:识字。相识。2.知识:常识。学识。3.见解;辨别力:很有见识。远见卓识。[zhì]1.记住:博闻强识。2.标志;记号:款识。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低】:1.从下向上距离小;离地面近(跟“高”相对,2.同):低空。飞机低飞绕场一周。水位降低了。3.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下:低地。声音太低。眼高手低。4.等级在下的:低年级学生。我比哥哥低一班。5.(头)向下垂:低着头。
“不识高低”的近义词
“不识高低”的相关成语
不识高低
不知高低
高低不就
高低贵贱
眉眼高低
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
言语高低
不识不知
不识东家
不识大体
不识好歹
不识局面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识起倒
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不识时务
不识抬举
不识泰山
不识一丁
不识之无
“不识高低”的关联成语
不字的成语
识字的成语
高字的成语
低字的成语
不开头的成语
识开头的成语
高开头的成语
低开头的成语
bu的成语
shi的成语
gao的成语
di的成语
bsgd的成语
不识什么什么的成语
不什么高什么的成语
不什么什么低的成语
什么识高什么的成语
什么识什么低的成语
什么什么高低的成语
“不识高低”造句
小兄弟,今天我认栽了,是我们狗眼不识高低,没能认出真神。
他见陈德衣着华贵,气度俨然,不似不识高低贵贱的走卒之辈,立时便将这层关系道明,以防莫名其妙又被唐国人虐打。
不识高低,人偏要你五百钱!不然吃得我几下拳头。
孔亮不识高低,便去抵敌,吃他一枪对心窝里刺个正着,翻斛斗撞下马去,一道灵魂回梁山泊去了。
大圣正是那会家不忙,闪过枪头,抡起铁棒,骂道:“你这小畜*,不识高低,看棍!”。
轻言寡信之人,不可托他;酒后无德之人,不可请他;有运未至之人,不可欺他;不识高低之人,不可睬他;来历不明之人,不可留他。
* 不识高低的意思 不识高低的成语解释 不识高低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