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碧血的意思 丹心碧血的读音和出处

  • dān
  • xīn
  • xuè
成语名称:
丹心碧血
成语拼音:
[dān xīn bì xuè]
成语解释:
丹心:红心、忠心。碧血:血化为碧玉。碧:青绿色的宝石,表示血的珍贵。赤诚的忠心,宝贵的鲜血。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
成语出处: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元·郑元祐《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成语例句: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5回:“这一个丹心碧血扶周主,那一个赤胆忠肝助纣王。”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忠臣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丹心碧血
英文翻译:
loyal-hearted
成语故事:
丹心碧血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丹心碧血”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庄子的成语 D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丹心 红心 忠心 碧血 化为 碧玉 青绿色 宝石 表示 珍贵 赤诚 宝贵 鲜血 用以 赞扬 为国捐躯 重大
更多含义:
“丹心碧血”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在于侧重点和情感色彩不同。“丹心碧血”出自《庄子·外物》,原指忠诚与牺牲,丹心指赤诚之心,碧血象征忠臣之血化为碧玉,强调至死不渝的忠贞,多用于形容壮烈牺牲的英雄或烈士,如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悲壮感强烈。而“赤胆忠心”侧重忠诚与真诚,不特指牺牲,适用范围更广,如形容臣子对君主的效忠。“精忠报国”源于岳飞典故,强调以行动报效国家,更具实践性。“忠肝义胆”突出肝胆相照的义气,常用于兄弟情谊或江湖侠义。“赤心报国”则直接表达以真心为国奉献,情感相对平实。这些词语均与忠诚相关,但“丹心碧血”因包含“碧血”意象,更凸显用生命践行信念的悲壮与崇高。

“丹心碧血”的单字解释

】:1.红色:丹砂(朱砂)︱丹桂。2.中成药剂型之一。多由数种矿物类药物用升华或熔合等方法制成;也有用一般混合方法制成的。常用以配制丸、散或锭等制剂:补心丹。
】: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1.青绿色的玉石。2.青绿色:碧草。澄碧。3.姓。
】:[xuè]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红色,有腥气,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2.有血统关系的:血亲。血缘。3.比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4.指月经。5.姓。[xiě]义同“”(xuè):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

“丹心碧血”的反义词

“丹心碧血”的近义词

“丹心碧血”的相关成语

“丹心碧血”的关联成语

“丹心碧血”造句

龙吟虎啸大人歌,丹心碧血英雄泪。

三皇立,五帝起,丹心碧血染天际,九鼎镇乾坤。

豁然乾坤开,唯有丹心碧血后人诉。

丹心碧血,壮志柔情,道不尽的男儿志,说不完的女儿心。

第一卷《丹心碧血》写以郝天民为代表的第一代人在保路运动中的斗争与牺牲,同时写以郝云峰为代表的第二代人的成长。

我自省过,《虎蟾录》其实,是写给自己的书,否则不会有丹心碧血,或者血海问心等篇章。

12岁的孤儿秦无双,在和同村的伙伴的打闹中,不意掉下神仙崖,得到周景王时大夫苌弘的丹心碧血,从而走向的渺渺仙途。

* 丹心碧血的意思 丹心碧血的成语解释 丹心碧血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