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梦的意思 人生如梦的读音和出处

  • rén
  • shēng
  • mèng
成语名称:
人生如梦
成语拼音:
[rén shēng rú mèng]
成语解释:
人生就好象一场梦。比喻世事无定,生命短促。亦作“人生若梦”。
成语出处: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成语例句:
王朔《人莫予毒》:“人生如梦,俱是宇宙过客,朝生夕死,你先走一步,与我们又何尝不是五十步与百步至差?”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世事无常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人生如夢
英文翻译:
life is but a dream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人生如梦”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人物心理的成语 感慨的成语 R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人生 好象 一场梦 比喻 世事 无定 生命 短促 若梦
更多含义:
“人生如梦”强调生命的短暂与虚幻,常用来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叹,带有超脱或哀婉的意味,如苏轼“世事一场大梦”的感慨。“浮生若梦”出自《庄子》,侧重人生的虚无缥缈,更具哲学思辨色彩,如李白“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南柯一梦”“黄粱一梦”专指富贵荣华的虚幻性,前者典出唐代传奇,强调权势的短暂,后者源自《枕中记》,突出欲望的虚妄。“镜花水月”比喻美好却不可触及的事物,常用于形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过眼云烟”强调事物的转瞬即逝,多指名利等身外之物。“梦幻泡影”源自《金刚经》,侧重佛教“一切皆空”的教义,更具宗教色彩。这些词语均以比喻手法表现虚幻,但“人生如梦”涵盖范围最广,其余则聚焦于具体情境或特定哲理。

“人生如梦”的单字解释

】: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1.睡眠时局部大脑皮质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2.做梦:梦见。3.比喻幻想:梦想。4.姓。

“人生如梦”的近义词

“人生如梦”的相关成语

“人生如梦”的关联成语

“人生如梦”造句

人生如梦,醒来方知一场空,不曾带来什么,也不将留下什么,不,应该留下点什么,留下点美好的东西吧!也不算白来一场。

人生如梦。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许一场清欢。

人生如梦……我们醒而睡着,睡而醒着。蒙田 

人生如梦,有多少梦影已经模糊了,就是从前曾惆怅过,甚至于流泪的那种情绪,现在也差不多消逝净尽,就是不曾消逝的,也已经变了色调,就是从前以为严重的了不得的事,现在看来,也许仅仅只是一些幼稚的可笑罢了!

人生如梦(造 句 网),一樽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清醒地行走,理性的思考,学会爱自己、爱家人,学会珍惜爱你的人,让人生多一些必然,少一些偶然。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我们何不活得简单一点呢?我们何不活得快乐一点呢?岁月冲刷的所有现实河床,最终还是会安静的在生命里出现着。

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 人生如梦的意思 人生如梦的成语解释 人生如梦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