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功赎罪的意思 以功赎罪的读音和出处

  • gōng
  • shú
  • zuì
成语名称:
以功赎罪
成语拼音:
[yǐ gōng shú zuì]
成语解释:
赎:抵偿。用功劳抵消罪过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凌统传》:“以功赎罪。”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拿功劳补偿过失
结构类型:
动宾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以功贖辠
英文翻译:
Atonement by merit
成语故事:
以功赎罪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以功赎罪”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动宾式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抵偿 功劳 抵消 罪过
更多含义:
“以功赎罪”强调通过立功来抵消罪责,侧重个人主动弥补过错,如“他将功赎罪,获得宽大处理”,“将功补过”侧重用功劳弥补过失,不特指罪行,如“他加班完成项目以将功补过”,“戴罪立功”指带着罪名建立功劳,常用于被动语境,如“他被要求戴罪立功,参与救援行动”,“将功折罪”与“以功赎罪”近义,但更突出功过相抵的量化关系,如“他捐出财产以求将功折罪”,这些词语都涉及功过关系,但“以功赎罪”更突出主动赎罪属性,“戴罪立功”强调戴罪状态下被动立功,“将功补过”适用范围更广,不限于法律罪行,“将功折罪”则侧重功过相抵的平衡感。

“以功赎罪”的单字解释

】: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1.功劳(跟“过”相对):立功。记一大功。2.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功。功亏一篑。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1.用钱财换回抵押品:赎回。2.用行动抵消、弥补罪过:将功赎罪。
】:1.犯法的行为:罪大恶极。立功赎罪。2.过失:不应归罪于人。3.依法给予的刑罚;惩处:判罪。待罪。4.苦难;痛苦:受罪。

“以功赎罪”的近义词

“以功赎罪”的相关成语

“以功赎罪”的关联成语

“以功赎罪”造句

健兒可惜,天下未平,但令以功赎罪

老王爷韩世忠为大宋付出了一切,韩家四个儿子都战死沙场,按朝廷律令以功赎罪的话,如此功勋换韩节一条命,也早就足够了。

黄巾已灭、天下太平,哪里有象你这样还要占山为王的,现在我告诉你,早些回头还不晚,我等此来,是要着你将抢夺安喜县的一百匹马归还了,再将队伍投降,以功赎罪!

中国在朝着依法治国的方向建立现代治理体系,一个人功是功,罪是罪,不能够以功赎罪

就算其确实是“能干”“做事”功臣,也断不可以将功补过以功赎罪

* 以功赎罪的意思 以功赎罪的成语解释 以功赎罪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