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俞泣杖的意思 伯俞泣杖的读音和出处

  • zhàng
成语名称:
伯俞泣杖
成语拼音:
[bó yú qì zhàng]
成语解释:
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成语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成语例句: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他向母亲讲说着《伯俞泣杖》、《孟母择邻》、《岳母刺字》的故事。”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孝顺父母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伯俞泣杖
英文翻译:
Bo Yu weeping staff
成语故事:
伯俞泣杖的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伯俞泣杖”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B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孝子 形容 父母 孝顺
更多含义:
“伯俞泣杖”出自汉代刘向《说苑》,讲述伯俞受母杖责时因母亲年老力衰而哭泣,体现孝子对父母衰老的悲悯,侧重情感层面的感伤与眷恋,类似成语如“卧冰求鲤”强调孝行的艰难付出,如王祥卧冰求鱼侍奉继母,突显身体力行与牺牲精神,“刻木事亲”则通过丁兰刻木像供奉父母的故事,体现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与缅怀,侧重纪念与传承,而“扇枕温席”描述黄香夏日为父扇凉床枕、冬日暖被的细节,突出日常关怀的细腻体贴,此外“戏彩娱亲”以老莱子穿彩衣逗父母开心为例,展现孝亲的活泼与诙谐,与其他成语相比,“伯俞泣杖”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受责时的哭泣,将孝道与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交织,情感更为复杂深沉。

“伯俞泣杖”的单字解释

】:[bǎi]见〖大伯子〗。[bó]1.伯父:大伯。表伯。2.在弟兄排行的次序里代表老大:伯兄。3.姓。4.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yú]1.文言叹词,表示允许:俞允(原指帝王允许臣下的请求,后在一般书信中用作请对方允许的敬辞)。2.安:“古圣人不以感私伤神,俞然而以待耳”。3.姓。[shù]同“”。[yù]1.古同“”,更加。2.病愈。
】:1.小声哭:暗泣。哭泣。泣不成声。2.眼泪:饮泣。泣下如雨。
】:1.拐杖;手杖:扶杖而行。2.泛指棍棒:擀面杖。拿刀动杖。

“伯俞泣杖”的相关成语

“伯俞泣杖”的关联成语

* 伯俞泣杖的意思 伯俞泣杖的成语解释 伯俞泣杖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