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埙仲篪的意思 伯埙仲篪的读音和出处

  • xūn
  • zhòng
  • chí
成语名称:
伯埙仲篪
成语拼音:
[bó xūn zhòng chí]
成语解释: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成语出处:
《诗经 小雅 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成语例句: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玉昆金友,羡兄弟之俱贤;伯埙仲篪,谓声气之相应。”
感情褒贬:
褒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赞美别人兄弟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伯塤仲竾
英文翻译:
BoChang Zhongchi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伯埙仲篪”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诗经的成语 B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兄弟 排行 次第 老大 老二 陶土 烧制 乐器 竹制 合奏 乐音 和谐 赞美 和睦
更多含义:
“伯埙仲篪”出自《诗经》,特指兄弟和睦,以古代乐器埙篪合奏象征和谐,强调血缘亲情与协作关系,同类成语如“手足情深”侧重情感深厚,“琴瑟和鸣”专指夫妻和谐,与兄弟无关,“兄弟阋墙”则描述兄弟争斗,形成反义对比,“鹡鸰在原”出自同一典籍,以鸟类互救喻兄弟互助,多用于困境中的扶持,“肝胆相照”泛指朋友或同志间的信任,不限定亲属关系,“金友玉昆”侧重赞美兄弟才德兼备,而非强调相处状态,相比之下,“伯埙仲篪”更具文化意象与礼乐内涵,常用于形容传统家庭伦理中的理想兄弟关系,其比喻手法与乐器特性紧密关联,与其他词语形成鲜明区别。

“伯埙仲篪”的单字解释

】:[bǎi]见〖大伯子〗。[bó]1.伯父:大伯。表伯。2.在弟兄排行的次序里代表老大:伯兄。3.姓。4.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也有木、骨或石制的,多为上小下大的鸡蛋形,有一至十几个音孔。
】:1.地位居中的:仲裁。2.指农历一季的第二个月:仲秋。3.在弟兄排行里代表第二:仲兄。仲弟。伯仲叔季。4.姓。
】:古代的竹管乐器,像笛子,有八孔。

“伯埙仲篪”的反义词

“伯埙仲篪”的相关成语

“伯埙仲篪”的关联成语

* 伯埙仲篪的意思 伯埙仲篪的成语解释 伯埙仲篪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