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力于人的意思 假力于人的读音和出处

  • jiǎ
  • rén
成语名称:
假力于人
成语拼音:
[jiǎ lì yú rén]
成语解释:
借别人的力量做事。
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耻假力于人,誓手剑以屠黑卵。”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补充式;作谓语;借别人的力量做事
结构类型:
补充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叚力于人
英文翻译:
else do the work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假力于人”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补充式成语 力量的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力量 做事
更多含义:
“假力于人”强调借助他人力量完成自身难以独立完成之事,侧重外力的必要性,如“假力于人以渡险关”,而“借刀杀人”侧重利用他人实现阴谋,含贬义,如“挑拨离间,借刀除敌”。“假手于人”指将事务交托他人代办,突出责任转移,如“假手于人而推卸责任”。“借花献佛”比喻用他人资源示好,含临时借用之意,如“借花献佛以表心意”。“坐享其成”则强调不劳而获,消极依赖他人成果,如“坐享其成,毫无贡献”。这些词语均涉及借助外力,但“假力于人”侧重必要性,“借刀杀人”含恶意,“假手于人”强调委托,“借花献佛”突出资源借用,“坐享其成”则含贬损意味,需根据语境选择。

“假力于人”的单字解释

】:[jiǎ]1.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对):假话。假发。假山。假证件。假仁假义。2.假定:假设。假说。3.假如:假若。假使。4.借用:久假不归。假公济私。不假思索。5.姓。[jià]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请假。暑假。病假。婚假。春节有三天假。
】: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假力于人”的近义词

“假力于人”的相关成语

“假力于人”的关联成语

* 假力于人的意思 假力于人的成语解释 假力于人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