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洞彻的意思 光明洞彻的读音和出处

  • guāng
  • míng
  • dòng
  • chè
成语名称:
光明洞彻
成语拼音:
[guāng míng dòng chè]
成语解释:
明亮通透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仙药》:“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而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
成语例句:
宋·苏轼《东坡志林·读坛经》:“若能安养其根,不为物障,常使光明洞彻,见性乃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光明洞徹
英文翻译:
Bright and penetrating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光明洞彻”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G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明亮 通透
更多含义:
“光明洞彻”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主要在于侧重点和使用场景,该词强调通透性与深刻性,多用于形容思想或事物的透彻状态,例如“光明洞彻,表里俱明”描述内外通透,而“光明磊落”侧重品德正直,用于人品评价,如“为人光明磊落”,“洞若观火”强调观察清晰,多用于对事态的判断,如“他对局势洞若观火”,“明察秋毫”突出细节洞察力,常用于描述观察能力,如“法官明察秋毫,发现证据破绽”,“晶莹剔透”则偏向物质形态的透明感,如“水晶晶莹剔透”,相比之下,“光明洞彻”兼具光明的外在特质与透彻的内在深度,适用范围更偏向抽象思维或精神境界的描绘。

“光明洞彻”的单字解释

】: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dòng]1.洞穴;窟窿。2.透彻;清楚:洞晓。洞若观火。3.数目“0”的另一种说法。[tóng]地名,洪洞
】:通;透:彻夜。彻骨。响彻云霄。

“光明洞彻”的相关成语

“光明洞彻”的关联成语

* 光明洞彻的意思 光明洞彻的成语解释 光明洞彻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