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壤鼓腹的意思 击壤鼓腹的读音和出处

  • rǎng
成语名称:
击壤鼓腹
成语拼音:
[jī rǎng gǔ fù]
成语解释:
原谓人民吃得饱,有余闲游戏。后用为称颂太平盛世之典。
成语出处:
《庄子 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成语例句: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佑三年》:“为致治之本,使政令平简,民人熙洽,海内击壤鼓腹以歌太平。”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太平盛世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撃壤皷腹
英文翻译:
Beat the world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击壤鼓腹”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庄子的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人民 游戏 称颂 太平盛世
更多含义:
“击壤鼓腹”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该成语源自古代传说,特指百姓生活安定,无忧无虑,侧重描绘太平盛世下民众自得其乐的状态,具有田园诗意和理想化色彩,而“安居乐业”更普遍,强调居住安定、职业满足,适用范围更广,“丰衣足食”则直接描述物质充裕,侧重衣食无忧的客观条件,不包含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国泰民安”涵盖国家与社会的整体安定,强调政治稳定与民生和谐,范围更大,“家给人足”与“丰衣足食”接近,但更突出家庭层面的富足,此外,“击壤鼓腹”因典故来源特殊,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使用频率较低,其他成语则更常见于日常表达。

“击壤鼓腹”的单字解释

】:1.打;敲:击鼓。旁敲侧击。2.攻打:袭击。声东击西。3.碰:撞击。肩摩毂(gǔ)击。4.接触:目击。
】:1.泥土;松软的土:土壤。沃壤。2.地:天壤之别。3.地区;地域:穷乡僻壤。接壤。
】: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鼓。手鼓。花鼓。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鼓。蛙鼓。耳鼓。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鼓琴。鼓掌。4.用风箱等扇(风):鼓风。5.发动;振奋:鼓动。鼓励。鼓舞。鼓起勇气。6.凸起;胀大: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鼓。口袋装得鼓鼓的。8.姓。
】:1.指内心:腹案。腹议。2.指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壶腹。瓶腹。

“击壤鼓腹”的近义词

“击壤鼓腹”的相关成语

“击壤鼓腹”的关联成语

* 击壤鼓腹的意思 击壤鼓腹的成语解释 击壤鼓腹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