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愎自用的意思 刚愎自用的读音和出处
- 刚
- 愎
- 自
- 用
- 成语名称:
- 刚愎自用
- 成语拼音:
- [gāng bì zì yòng]
- 成语解释:
-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 成语例句:
- 他想起李玉亭所说荪甫的刚愎自用来了。他决定了主意不跟着荪甫跑了。(茅盾《子夜》十)
- 感情褒贬:
- 贬义成语
- 成语词性: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十分固执自信
- 结构类型:
- 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愎,不能读作“fù”。
- 繁体字形:
- 剛愎自用
- 英文翻译:
- self-willed
- 成语故事:
- 刚愎自用的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刚愎自用”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左传的成语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 人物品质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强硬 任性 刚愎 倔强 固执 接受 意见 自用 自以为是
- 更多含义:
- “刚愎自用”强调固执己见且盲目自信,多用于形容掌权者或领导者因性格强硬而拒绝采纳他人意见,例如将领或领导因错误决策导致失败,如“项羽刚愎自用,最终兵败垓下”。“独断专行”侧重独揽大权,独自决策,不与他人商议,多用于描述上位者的行为模式,如“总经理独断专行,导致公司内部矛盾加剧”。“一意孤行”指无视他人劝阻坚持错误行为,强调主观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他无视环保法规一意孤行,最终被勒令停工”。“固执己见”仅表示坚持个人观点,不含权力色彩,可用于普通人际交往场景,如“讨论方案时他固执己见,拒绝调整细节”。“自以为是”侧重主观上高估自身能力或认知,带有轻视他人的意味,如“新人自以为是,反而闹出笑话”。这些词语均含贬义,但具体语境与批判角度存在差异。
“刚愎自用”的单字解释
【刚】:1.硬;坚强(跟“柔”相对):刚强。刚直。他的性情太刚。2.姓。3.恰好:不大不小,刚合适。4.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仅仅:清早出发的时候天还很黑,刚能看出前面的人的背包。5.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他刚从上海回来。那时弟弟刚学会走路。6.用在复句里,后面用“就”字呼应,表示两件事紧接:刚过立春,天气就异乎寻常地热了起来。
【愎】:任性,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刚愎自用。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费用:用项。家用。3.用处:功用。多少总会有点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还很亮,不用开灯。东西都准备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饭。请用茶。6.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笔写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书信):用特函达。9.姓。
“刚愎自用”的反义词
“刚愎自用”的近义词
“刚愎自用”的相关成语
“刚愎自用”的关联成语
刚字的成语
愎字的成语
自字的成语
用字的成语
刚开头的成语
愎开头的成语
自开头的成语
用开头的成语
gang的成语
bi的成语
zi的成语
yong的成语
gbzy的成语
刚愎什么什么的成语
刚什么自什么的成语
刚什么什么用的成语
什么愎自什么的成语
什么愎什么用的成语
什么什么自用的成语
“刚愎自用”造句
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曾国藩
他一点儿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是个刚愎自用的人。
刘叔叔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任何意见。
他一向刚愎自用,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肯向人移樽就教。
由于刚愎自用、偏听偏信而误大事者,历史不乏其例,我们可以以古为鉴,吸取一些有益的教训。
他怎么不怪自己刚愎自用,却怪别人不配合呢?
当主管的切忌刚愎自用,才能察纳雅言。
谚智者通权达变,愚者刚愎自用。
如果过分坚持己见,别人就会以为你是刚愎自用,而不愿提供意见了。
他暴躁武断,刚愎自用,不管他嘴里说的多么好听,也还是弄到众叛亲离,最后受诛于渐台。
* 刚愎自用的意思 刚愎自用的成语解释 刚愎自用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