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虎持鹬的意思 刺虎持鹬的读音和出处

  • chí
成语名称:
刺虎持鹬
成语拼音:
[cì hǔ chí yù]
成语解释:
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成语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及《史记·张仪列传》载:刺虎,战国时,陈畛说秦惠王,引卞庄子刺虎为喻,先待齐楚交战,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持鹬,用“鹬蚌相持”之典。
成语例句:
臣是以反复于前代以蛮攻蛮之成效,而知刺虎持鹬,功在乘时。固不在勤天之力以求之也。★清·魏源《圣武记》卷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刺虎持鷸
英文翻译:
Tigress and snip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刺虎持鹬”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虎的成语 庄子的成语 史记的成语
成语关注:
行事 一举两得
更多含义:
“刺虎持鹬”出自《战国策》,指利用矛盾,待双方争斗后获利,强调主动制造或等待时机,卞庄子刺虎与鹬蚌相争两个典故结合,体现谋略性,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侧重第三方意外得利,不强调主动介入,“坐山观虎斗”仅指旁观等待,不涉及直接参与,此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强调后发制人,警惕潜在风险,与“刺虎持鹬”的主动性不同,“两败俱伤”仅描述结果,无策略意味,这些词语虽同涉争斗与利益,但行为动机与角色定位存在差异。

“刺虎持鹬”的单字解释

】:[cì]1.用针或有尖的东西穿入:针刺。刺绣。2.尖锐像针的东西:鱼刺。扎了个刺。3.用剑刺。泛指杀伤或暗杀:刺杀。刺客。4.使某些感觉器官反应强烈:刺耳。刺鼻。5.用挖苦的话揭露人的短处:讥刺。6.侦察:刺探。7.名片:名刺。[cī]拟声词。快速摩擦或火线燃烧发出的声音:刺刺地直冒火星。
】: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
】:1.拿着;握着:持枪。2.保守住:维持。持久。3.掌握;料理:主持。勤俭持家。4.挟制:挟持。胁持。5.对抗:相持不下。
】:鸟,体色暗淡,嘴细长,腿长,趾间没有蹼。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吃小鱼、贝类、昆虫等,是候鸟。种类较多。

“刺虎持鹬”的近义词

“刺虎持鹬”的相关成语

“刺虎持鹬”的关联成语

* 刺虎持鹬的意思 刺虎持鹬的成语解释 刺虎持鹬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