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钧势敌的意思 力钧势敌的读音和出处

  • jūn
  • shì
成语名称:
力钧势敌
成语拼音:
[lì jūn shì dí]
成语解释:
同“力均势敌”。
成语出处:
《逸周书·史记》:“昔有南氏,有二臣贵宠,力钧势敌,竞进争权,下争朋党。”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矛盾冲突的双方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力鈞勢敵
英文翻译:
Powerful enemy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力钧势敌”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L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力均势敌
更多含义:
“力钧势敌”通常写作“势均力敌”,指双方力量或势力相当,难分高下,常用于对抗性强的场景,如战争、竞技等,强调均衡状态,“旗鼓相当”与之相似,但更突出双方在较量中的对等性,如“两队旗鼓相当,比赛激烈”,“不分伯仲”源自兄弟排行,强调水平或地位接近,多用于比较人物或事物的优劣,如“两位选手实力不分伯仲”,“平分秋色”侧重双方在某一领域各具优势,不分胜负,常用于才华、成就等方面,如“两位画家的作品平分秋色”,而“棋逢对手”则特指遇到实力相当的竞争者,带有惺惺相惜的意味,如“两位棋手对弈,可谓棋逢对手”。这些词语虽都表示相当,但语境与侧重点各有差异,需根据具体情景选用。

“力钧势敌”的单字解释

】: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1.古代的重量单位,三十斤是一钧:雷霆万钧之势。千钧一发。2.制陶器所用的转轮。3.敬辞,用于有关对方的事物或行为(对尊长或上级用):钧座。钧鉴。钧启。4.姓。
】:1.势力: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势如破竹。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势。地势。水势汹涌。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势。大势所趋。5.姿态:手势。姿势。6.雄性生殖器:去势。
】:1.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敌人。敌军。2.敌人:仇敌。残敌。分清敌我。3.对抗;抵挡:所向无敌。寡不敌众。4.(力量)相等的:匹敌。势均力敌。

“力钧势敌”的近义词

“力钧势敌”的相关成语

“力钧势敌”的关联成语

* 力钧势敌的意思 力钧势敌的成语解释 力钧势敌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