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垂竹帛的意思 功垂竹帛的读音和出处

  • gōng
  • chuí
  • zhú
成语名称:
功垂竹帛
成语拼音:
[gōng chuí zhú bó]
成语解释:
垂:流传;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建立伟大功勋,名载青史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情欲》:“故使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
成语例句: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4回:“宫保若能行此上策,岂不是贾让二千年后得一知己?功垂竹帛,万世不朽!”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的功绩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功垂竹帛
英文翻译:
Bamboo and silk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功垂竹帛”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G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流传 竹帛 写字 竹简 白绢 典籍 史册 建立 伟大 功勋 青史
更多含义:
“功垂竹帛”强调功绩被史书典籍记载,流传后世,如《后汉书·邓禹传》中“垂功名于竹帛”,特指历史记录中的具体功业。与之相比,“名垂青史”侧重个人名声载入史册,未必强调实际功绩,如文天祥的气节被赞“留取丹心照汗青”。“流芳百世”则更突出美名传播,常与道德品质关联,如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忠诚被传颂。“永垂不朽”涵盖范围更广,可指精神、事迹或物品的长存,如英雄精神“与山河同在”。而“功垂竹帛”更具体,专指功业通过文字载体被永久保存,如司马迁著《史记》使历史人物“功绩昭然于竹帛”。

“功垂竹帛”的单字解释

】:1.功劳(跟“过”相对):立功。记一大功。2.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功。功亏一篑。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1.耷(dā)拉下来:垂柳。2.留传:永垂不朽!3.将;快要:垂老。功败垂成。4.敬辞。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垂念。垂询。
】:竹子,多年生常绿植物。茎圆柱形,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做造纸原料。嫩芽即竹笋,可食。
】:丝织物的总称:布帛。财帛。玉帛。

“功垂竹帛”的近义词

“功垂竹帛”的相关成语

“功垂竹帛”的关联成语

* 功垂竹帛的意思 功垂竹帛的成语解释 功垂竹帛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