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夫悍卒的意思 勇夫悍卒的读音和出处

  • yǒng
  • hàn
成语名称:
勇夫悍卒
成语拼音:
[yǒng fū hàn zú]
成语解释:
悍:凶暴蛮横。勇猛的武夫,凶悍的士卒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周书·王进传》:“五代之君,皆武人崛起,其所与俱勇夫悍卒,各裂土地封侯王,何异豺狼之牧斯人也!”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勇夫猂卒
英文翻译:
Brave soldier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勇夫悍卒”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凶暴 蛮横 勇猛 武夫 的士卒
更多含义:
“勇夫悍卒”侧重形容勇猛但缺乏谋略的底层士兵或将领,常含贬义或中性色彩,强调个人武勇而非整体素质,如《宋史》中“无谋而进,勇夫悍卒也”。“精兵强将”则褒义,指精锐士兵与优秀将领的结合,突出整体战斗力与指挥能力,如“此战需调精兵强将方能取胜”。“骁勇善战”专指战斗勇猛且具备战术素养的个体或军队,如“岳飞麾下皆骁勇善战之士”。“匹夫之勇”强调无谋之勇,贬义更重,如“项羽空有匹夫之勇”。“虎狼之师”侧重形容军队整体凶猛强悍,如“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有勇无谋”直接点明缺乏智谋,适用范围更广,如“张飞醉酒鞭卒,实属有勇无谋”。这些词语在描述对象、情感色彩及战术素养方面存在差异。

“勇夫悍卒”的单字解释

】:1.勇敢:勇武。奋勇。越战越勇。智勇双全。2.清朝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不在平时编制之内的兵:散兵游勇。3.姓。
】:[fū]1.丈夫(zhàng·fu):夫妻。夫妇。姐夫。姑夫。2.成年男子:匹夫。一夫守关,万夫莫开。3.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渔夫。农夫。轿夫。4.旧时服劳役的人,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夫役。拉夫。5.姓。[fú]1.指示代词。那;这:独不见夫螳螂乎?2.人称代词。他:使夫往而学焉。3.a)用在一句话的开始:夫战,勇气也。b)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人定胜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勇猛:强悍。剽悍。悍将。2.凶狠;蛮横:凶悍。
】:[zú]1.兵:士卒。小卒。2.差役:走卒。3.死亡:生卒年月。4.完毕:卒业。5.文言副词。到底;终于:卒胜敌军。[cù]同“”。

“勇夫悍卒”的相关成语

“勇夫悍卒”的关联成语

* 勇夫悍卒的意思 勇夫悍卒的成语解释 勇夫悍卒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