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谬正俗的意思 匡谬正俗的读音和出处

  • kuāng
  • miù
  • zhèng
成语名称:
匡谬正俗
成语拼音:
[kuāng miù zhèng sú]
成语解释: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成语出处:
唐·颜师古有《匡谬正俗》八卷。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嗟呼!后人之于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因其一节之长,遗其全体之短,习非胜是,好恶不公,有起而匡谬正俗者,辄谓伤忠厚焉。”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匡謬正俗
英文翻译:
To converse between the right and the wrong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匡谬正俗”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K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纠正 错误 矫正 陋习
更多含义:
“匡谬正俗”专指纠正错误观念和不良习俗,强调对具体错误言行或文化现象的修正,如学术纠错或文化改良,而“拨乱反正”侧重治理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多用于政治或社会层面,“正本清源”强调从根源上整顿,解决根本问题,涉及思想或理论领域,“矫枉过正”指纠正偏差时过度,导致新的问题,含贬义,“移风易俗”则侧重改变旧习俗,推广新风尚,不特指纠正错误,而强调革新传统,这些词语在对象、范围和侧重点上存在差异。

“匡谬正俗”的单字解释

】:1.纠正:匡谬。2.救;帮助:匡助。匡我不逮(帮助我所做不到的)。3.粗略计算;估计:匡计。匡算。匡一匡。4.料想(多见于早期白话):不匡。5.姓。
】:1.错误的;荒唐的:谬论。2.差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匡谬正俗”的相关成语

“匡谬正俗”的关联成语

* 匡谬正俗的意思 匡谬正俗的成语解释 匡谬正俗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