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不熟的意思 半生不熟的读音和出处

  • bàn
  • shēng
  • shú
成语名称:
半生不熟
成语拼音:
[bàn shēng bù shú]
成语解释:
半:不完全。指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练
成语出处:
茅盾《过封锁线》:“五个中间的老徐能说几句半生不熟的广府话。”
成语例句:
五个中间的老徐能说几句半生不熟的广府话。★茅盾《过封锁线》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不熟练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半生不熟
英文翻译:
halfcooked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半生不熟”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B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完全 没有 成熟 烹煮 食用 程度 比喻 熟悉 熟练

“半生不熟”的单字解释

】:1.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半尺。一斤半。半价。过半。一年半载。2.在…中间:半夜。半路上。半山腰。半途而废。3.表示很少:一星半点儿。一鳞半爪。4.不完全:半新的楼房。房门半开着。5.姓。
】: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shú]1.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跟“生2”相对,2.—3.同):西瓜已经熟了。4.(食物)加热到可以食用的程度:熟菜。饭熟了。5.加工制造或锻炼过的:熟皮子。熟铁。6.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熟人。熟视无睹。这条路我常走,所以很熟。7.熟练:熟手。熟能生巧。8.程度深:睡得很熟。深思熟虑。[shóu]义同“”(shú)。

“半生不熟”的近义词

“半生不熟”的相关成语

“半生不熟”的关联成语

“半生不熟”造句

她刚开始学琴,这首曲子弹得半生不熟.

随后再轮流吃一些煮烤得半生不熟的牛里脊和舌条.

平时,半生不熟,做作业,有点熟,写论文,熟!考试,相当熟!酥油饼 

就以此为体裁用你那半通不通半生不熟一不小心还添把恶心的文笔虚构一部小说,狐媚魇道怪力乱神奇门遁甲邵子神数,什么不让写你就往里面填什么。

那中年人又用半生不熟的英语问我在英国哪个地方呆过,我吃力地听着他比我还憋脚的英语,弄懂意思后用同样生硬的英语回答他在威尔士。

野兔被宁峰考的焦糊难看,还半生不熟的,有没有任何佐料,吃着还渗着血丝的兔肉,宁峰就想起了父亲,不由又是一阵黯然伤神。

防范禽流感,除尽可能减少与病死禽、禽粪接触外,还要改变饮食习惯,如不要生喝鸡血,不要生吃鸡蛋,对半生不熟鸡类菜肴尽量不吃。

【最伤肝脏的9个杀手】,1、睡眠不足;2、早起后不及时排尿;3、暴饮暴食;4、不吃早餐;5、吃药太多;6、加工食物摄入过多;7、偏爱油炸食品;8、吃半生不熟火烧焦食物;9、过量饮酒。转给身边的人,让我们一起关爱肝脏,养成健康的生活规律。

你不是每周向屈指可数的几个朋友发送几封电子邮件,而是可以每天向数百个认识你或和你半生不熟的人发送几十条消息。

撰写几个丰富多彩的新闻,包含了适当的背景和来自其他来源的评论,这要胜于撰写许多半生不熟的新闻,后者不太可能产生显著影响。

* 半生不熟的意思 半生不熟的成语解释 半生不熟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