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儿贴妇的意思 卖儿贴妇的读音和出处

  • mài
  • ér
  • tiē
成语名称:
卖儿贴妇
成语拼音:
[mài ér tiē fù]
成语解释:
指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
成语出处:
《南齐书 良政传 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
成语例句:
卖儿贴妇竭膏血,一塔岂有功德缘!★清·黄遵宪《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生活贫困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賣兒貼婦
英文翻译:
Peddler's wif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卖儿贴妇”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M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生活 妻子 儿女 卖给
更多含义:
“卖儿贴妇”指因贫困被迫卖掉子女和妻子,强调被迫舍弃至亲的极端行为,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侧重表现生活所迫下的无奈与绝望,其他类似成语如“典妻鬻子”与其含义相近,但更突出典当与贩卖的主动性,常用于描述旧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困境,“易子而食”则特指灾荒中互换子女食用的极端惨状,强调人性在绝境中的扭曲,程度更深,“家破人亡”侧重家庭破碎的结果而非行为过程,情感表达更泛化,“妻离子散”仅描述家庭成员被迫分离的状态,不涉及买卖行为,相比之下,“卖儿贴妇”更具体地指向经济压迫下贩卖亲属的伦理悲剧,具有更强的行为指向性与社会批判意味。

“卖儿贴妇”的单字解释

】:1.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卖房子。把余粮卖给国家。2.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祖国或亲友:卖国。把朋友给卖了。3.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卖劲儿。卖力气。4.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卖功。卖弄。卖俏。5.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卖炒腰花。6.姓。
】:1.雄性的:儿马。儿狗。2.后缀(注音作r)。3.名词后缀,主要有下面几种作用。a)表示小:盆儿、棍儿、窟窿儿、小车儿。b)表示词性变化:吃儿、盖儿、卷(juǎn)儿(动词名词化);亮儿、尖儿、零碎儿(形容词名词化)。c)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门儿、根儿、油水儿。d)区别不同事物:白面—白面儿(海洛因),老家—老家儿(父母和家中其他长辈)。4.少数动词的后缀:玩儿。火儿。参看〖儿化〗。“兒”
】:1.粘,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贴金。粘贴。剪贴。2.靠近,紧挨:贴近。贴切(密合、恰当、确切)。贴心。3.添补,补助:补贴。津贴。倒(dào)贴。贴息(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4.同“”。5.传统戏剧角色名:贴旦(次要的旦角。简称“贴”)。
】:1.已婚的女子:少妇。2.女子的通称:妇科。3.妻子:夫妇。4.古指儿媳。

“卖儿贴妇”的相关成语

“卖儿贴妇”的关联成语

* 卖儿贴妇的意思 卖儿贴妇的成语解释 卖儿贴妇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